朱雄英对本子一直没有什么好感觉,谁强认谁当大哥,弱了就要踩两脚。
这种国家适合当个小弟,欺软怕硬确实不错。
竟然也被朱元璋列入了不征之国,大明水师自然在当时世界是最强大的海军,自然可以横扫许多国家的海军。
想起南京大屠杀,想起日本制造的各种大屠杀,想起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平凡人,朱雄英眼里寒芒一闪而逝。
“爷爷,英儿不喜欢倭国,英儿认为他们不是个好东西。”朱雄英一脸委屈巴巴地说着。
“英儿说不喜欢,咱就征讨他们倭人就是了。”朱元璋自然不会去思考什么原因。
自家的宝贝疙瘩不喜欢的事情那就让它彻底消失,哪有什么对错。
如果要原因,那就是你让咱的大孙不舒服了,这就是你该死的原因。
朱元璋年近半百才有了这么几个嫡孙,自然是金贵的不得了,况且区区大明附属国,也就是大明的小弟,还想干什么,翻天不成。
“不过啊,英儿,这个你要自己去消灭,而不是借助爷爷的力量消灭。
记住,你自己的敌人就需要你自己去解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你是重瞳,是天生圣人也不配接手我大明江山。”
朱元璋神情严肃到极致,这是对朱雄英的教导也是对他的考验和期待。
他的长子朱标已经成型了,敦厚谦逊,待人宽厚,深得大臣和藩王称赞。
而大孙朱雄英还是一块未曾塑型的泥土,他可以将孙儿教导成合格的大明皇帝。
他是开国皇帝,他有这个自信,他是从底层杀出来的枭雄,他需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长子和四子要是能够结合起来这才是大明真正的治世之君。
他的孩子们都比秦始皇的儿子们争气给力多了,不难找继承人,而他自己却坚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他创制了国家的各项制度,为后世子孙奠定了多条祖训。
明朝的政治制度继承继承元朝的同时也有所变革,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在当时,立朱标为太子,皇位的继承方式十分明确。
但问题在于,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他曾经向大臣们提议过由皇四子继承皇位。
但是翰林学士刘三吾认为如此,那么对于秦王和晋王应该如何交代。
只不过后续的发展让秦王和晋王失去了机会,隔三年朱元璋的长子、次子以及三子都走在了朱元璋的前头。
朱允炆年轻气盛民心归属可继承皇位。
数月之后,朱元璋正式册立朱标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嫡长子继承制在明朝最终得以确立。
(这是因为吕氏扶正,之前的章节说过这个问题。
如果没扶正,朱元璋也不会考虑朱允熥,只会补偿他,建文上台后,他被封爵为吴王,懂得都懂)。
但这种制度确立起来却执行的差强人意。
明朝皇后中大多无子,这是明朝历史的一个特点,所以嫡长子继承皇位实际上只有三位。
分别是朱高炽,朱瞻基,朱厚燳(此处按照正史所说,其母张皇后来说,关于他的身世谜团,后续会说到。
至于解开这个谜团,那就只能等明十三陵什么时候发掘了)。
藩王身份,入继大统的有朱棣,朱祁钰,朱厚熜,朱由检。
并且每一次都掀起了重大政治风暴。
明朝皇帝兄终弟及的几位中,既有亲生弟弟,也有堂弟存在。
在明太祖朱元璋分封宗室子弟为王,共24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地位极高,手握重兵,而且把控地方财税。
成为地方合法的割据力量,拥兵自重,企图夺权。
富庶地区给藩王叛乱提供了武力支持。
朱元璋在祖训当中又规定了藩王起兵,讨伐奸臣的权利。
有漏洞可以钻,自然是都想分一杯羹。
这使得很多藩王拥有了以此为借口谋取更大政治利益和皇位的根基。
正如此,爆发了朱允炆时期最为严重的清君侧事件。
每一次藩王入继大统,都有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复杂的政治过程。
主要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通过军事手段夺取皇位,例如发动政变的朱棣。
其次是在皇帝被俘的特殊情况之下继承皇位主持大局,例如景泰帝朱祁钰,还有哥哥身死而入继大统的崇祯帝朱由检。
燕王朱棣确实是一个杰出的领军将领,但更是实力雄厚的藩王。
明朝第一个入统藩王便是燕王朱棣。
采用了发动军事政变的形式夺取皇位,成为明朝第三任皇帝。
直接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自己是从老爹朱元璋手里接过的皇位,和你朱允炆有啥关系。
而自己的侄子则下落不明,成为历史谜题。
其实燕王朱棣早就已经招兵买马,声威大震,也早有觊觎皇位之心。
洪武二十五年的事情也就成了他的心结,他需要用胜利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为此朱元璋生前还曾提点过他,吓得朱棣浑身冷汗,这个就是朱元璋给了朱棣剥好的橘子。
幸亏他老妈提醒,说不定早就被处理了。当然不会是处死,朱元璋是杀之不忍,用之不行,也只有朱元璋和朱标才能压的住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想要干出一番事业,年轻继承皇位。
将亲王废为庶人,逼得朱柏自杀自证清白。
操之过急,最终燕王在姚广孝的提议之下决意起兵,双方斗争三年,最终朱棣胜利。
一场大火以后,朱棣进入南京,成为明太宗永乐皇帝。
对于建文帝的旧臣,进行了大规模政治清算,残杀数万人。
各种历史上存在过的刑法都为用了。
由此,明朝皇帝世系由朱标转到了朱棣。在明朝历史上藩王武力夺取皇位,仅此一例。
上行下效一点毛病都没有,朱棣教的确实不错,他的二儿子汉王朱高煦也要学老爹当皇帝,就是被侄子活活蒸死的倒霉蛋。
好圣孙朱瞻基确实不错,不过生的儿子朱祁镇嘛,那就是大明新一代战神,前几章出现了好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