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祖母给英儿说李爷爷对爷爷特别好,英儿心想爷爷舍不得李爷爷出事,就用了这个药丸。”朱雄英天真无邪的眼神看的朱元璋久久失神。
“这是咱的好大孙啊,有情有义,和咱太像了,不过,还得观察几年,看他的能力,如果不行咱就只能亲自动手帮英儿清理掉这些障碍物了。”朱元璋寒芒一闪,心里满是挣扎。
这些老兄弟们咱只是想让他们以后可以安稳度过晚年,你们自己期待英儿能够能文能武,杀伐果断并且能够驾驭住你们,不然你们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死。
咱可以做恶人,只要咱的标儿和英儿以后能够继承咱家里的皇位,咱就算是和天下人为敌也未曾不可。
不过,暗地里的手段确实很烦,吕氏可是真过分了,对常氏如此,真当咱是摆设。
如果不是需要文臣来平衡武将,你区区吕氏也配成为太子次妃。
你区区吕氏也配,常氏是咱的心腹大将常遇春的女儿,和标儿从小就认识,可以算是青梅竹马,郎有情妾有意。
你不过是个政治联姻产品而已,你的儿子也想争宠?
朱雄英很纠结,自己这一世会不会和上一世一样对所谓爱情再次上头。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
在他的重瞳之下,他很清楚看到她前世的身份。
“诶,头大啊,上辈子主动招惹的她,这辈子别又是那样的结尾。”朱雄英眼里闪过一丝痛苦。
幸好朱元璋此时正在上朝,没办法,谁让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呢,这幸好是他,别的认可真扛不住。
“睡觉,睡觉,天大地大睡觉最大。我还是个孩子,不睡觉,天理难容。”朱雄英放下了纠结,没啥意思,改变不了那就接受吧。
曹国公府,书房。
“保儿,你怎么看这件事?”李贞中气十足的问道。
“父亲,您真的好了,那可太好了。”李文忠自然也是怀疑朱雄英的,没想到他确实治好了自己老爹。
“爹,舅舅看重亲情确实没错,而父亲一直都在支持着舅舅,也就有了咱们家这样的荣华富贵和权势。”
李文忠顿了顿接着说到,“舅舅一直都是他给的咱们可以要,他没给的咱们一分都不能要。
皇上给的一切都是随时可以收回的。
咱们两人能够得到如此恩宠,已经比我早早去世的母亲好太多了,我们是他的亲人没错,但同时他是君,我们是臣。
帝王需要的是听话的臣子。”李贞听完哈哈大笑。
“保儿啊,这也就是上位为啥把咱们和英儿绑在一起的原因了。因为你舅舅他对咱们足够了解,他知道咱不仅是外戚,更是淮西武将集团的一份子。”
“英儿能给我强行续命,自然也可以给别人强行续命,但是雪中送炭没有一个人会忘记。
况且还是在释放一个信号,皇长孙背后是有支持的,外戚和淮西武将在支持,这样可以威慑藏在暗中看不到的敌人。”
“那爹,我就放手去做了。”李文忠收起了一切表情。
“咱们的保儿很好,英儿是个好孩子,相信他能够保全保儿的性命。”李贞喃喃自语,声音极低。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摇了摇头,叹了叹气,出去晒太阳去了。
曹国公府的事情自然瞒不过朱元璋。
“只要你们知道尺度,咱保你曹国公一脉与国同戚,并且出镇一方。”朱元璋这么想着,参考沐英后代。
如果朱标顺利上位,那么曹国公确实可以与国同戚,可惜只是如果,现在朱雄英改变了这个节点的事情,那么也就避免了好多事情的发生。
而朱雄英此时正在呼呼大睡,被迫进入一个梦境,是他最快乐也是最不想回忆的封存在记忆深处的东西。
突然一个重物压在了身上,也没搭理,如果此时睁开眼,他会发现这么重物是朱济熺的小短腿,这睡相也太不雅观了吧。
如果问朱雄英哪段记忆是噩梦,自然是他忘不掉的那一段记忆。
这一段记忆随着重瞳勘破张怡的身份开始如同泄洪般狂涌而出,猝不及防。
无力抵挡,只能在痛苦中不断沉浮。
如同一叶扁舟,在狂风暴雨中那般无助与脆弱。
此时,不在文华殿而在春和殿内的朱标正一脸愁容,自家大儿冒失去救自己姑父,这家伙胆子真大,要是出了啥差错。
(春和宫是皇太子、皇太孙的住所,东宫各有宝座、龙床,床皆五彩雕镂,宫前多植梅树。)
儿啊,你怎么做人啊,从此就背上骂名了。
若是朱雄英醒着看到自家老爹这样,估计就是一个大白眼扔过去。
儒道释法都是统治的工具,而且你这整天思虑过多,能活到洪武二十五年都是个奇迹,心理压力这么大,身子骨还不好。
你可不能英年早逝,不然我就不能多浪几年了,我还想出去看看世界呢!
“这不合理,我怎么会回到前世,这绝对是记忆。
这一定是记忆,该死!记忆怎么会复苏呢,那么真的是几百年前的她,这不可能。”
“阿赖耶识,诚不欺我,果然彻底忘不掉。
不行,不能如此。
我不需要所谓爱而不得的感觉,也对,我的源泉是孤独,又怎么会有所谓爱的感觉。
该死,该死,该死。
我是这大明未来的主人,儿女情长只会影响我的判断,被情绪支配理智是一件可怕到极致的事情。”朱雄英情绪逐渐失控。
并不是说他平日里不去释放情绪,而是习惯了挤压,挤压的多了也就会如同火山喷发那样,一发不可收拾。
他在不断纠结挣扎,在痛苦的边缘不断徘徊。
火山喷发,或许不用直接攻打日本了,只需要利用好他们的独特优势,也就是环太平火山地震带,将它就不错了。
这个问题需要后续慢慢来解决。这是个巨大财富,也将会为大明提供更加可观的税收。
越是情绪波动巨大,朱雄英反而更加理性,他厌恶所谓爱情的感性,只喜欢理性。
而这一点,却还没被朱元璋发现,因为朱雄英体会到了难得的亲情,也就放松了警惕,全世界都没有比坤宁宫和乾清宫更安全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