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异世界(11)(1 / 2)

大刀歌 数沙人 2770 字 2022-07-27

“这人是我在半路上遇见的,我也不知道他是谁。”

凳子看了一眼李北往,有些纠结的道。

一个头发花白,衣服比较干净的老头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一把将凳子拉到一边。

“我说凳子啊,这人你都不认识你把他带到咱们村干嘛?万一这人是坏人呢?”

这老头瞥了一眼李北往,随即凑到凳子耳边,低声说道。

“村长,这不可能吧。我看他也不像是坏人啊。”

凳子瞅了一眼李北往,并不觉得李北往是坏人。

“你这孩子,坏人还能把坏字写到脑门上吗?”村长一拍凳子的脑袋,语重心长的道。

“行了,我说你们也别瞎聊了。”

李北往走到牧童的面前,看着村长道:“我只是来借宿一晚,明天早上我就走了。放心,我会给钱的。”

“村长,他说他是借宿的。”

凳子看着村长,低声道。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住你家吧。”

村长眯着眼睛,仔细的端详着。

乌黑油亮的头发扎成一个发髻,高高的束在后脑勺上。那眼神中带着读书人的自信与傲气,身上穿着不知道什么料子的衣服,看起来华贵不已。

尤其是腰间的那块玉佩,一看就不是凡品。

这是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

这是李北往给村长的第一感觉。

“敢问这位可否是读书人?”

村长一抱拳,恭敬的问道。

在华阳帝国,读书人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

读书人修浩然正气,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组训。是华阳帝国的中流砥柱,是帝国的基石,就连皇帝也要给读书人三分面子,更别说其他人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读书人可是那天上的星宿,是可远观不可亵玩的。

“鄙人不才,读过几年书,认识几个字。”

李北往看了看这个老的不成样子的村长,暗自道:“没想到这个老头还有几分眼光。”

“呀,真是读书人。”

众人听到李北往这话,都惊讶的合不拢嘴,一时之间楞在了那里。

“敢问先生可有功名?”

村长激动的满脸通红,不敢抬头直视李北往。

对于二里村的人来说,读书人只听人说话,没有见过。

传说读书人那可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是带有天命的人,寻常人是见不到的。

整个二里村,有些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读书人。

现在猛然见到一个活着的,这些人能不激动?

“功名?不曾有,我还没去考。”

李北往拱拱手,随意的道。

“这,先生为何不去考呢?”

村长低声问道。

“我说你话怎么这么多?”

李北往有些不满的看向村长,语气有些阴冷的道。

“额,小人唐突了,小人罪该万死,还望先生赎罪。”

那村长急忙道歉。

“行了,行了,我也没有怨你的意思。”

李北往低声道。

“呦呵,你们都在这呢,那正好,我也就不一一跑了。”

就在这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了起来。

“这人是?”

李北往转过身去,看到一个穿着衙役衣服的中年男人领着一帮子衙役走了过来。

“大人!”

村长看到那人,脸色大变。

凳子也急忙向后退去,随即牵着黄牛向村子里狂奔而去。

那些本来聚拢在李北往跟前的老头此时也撒开丫子向村里跑去。

一时间,整个村子鸡飞狗跳。

“咳咳,我有这么害怕吗?”

一张尖嘴猴腮的脸凑了过来,走到村长面前。

“你们村不懂事啊,见到我跑什么?缴税纳赋天经地义,你们不知道吗?难不成是想蹲大牢不成?”

尖嘴猴腮的中年男人冷笑一声,随即轻轻的拍打着村长的脸。

“赵大人,这……”

村长急忙跪了下来。

“行了,我今天来不是收拾你们的。你起来吧。”

这人叫赵三娃,是县衙里的一个衙役头。主要负责收税纳赋这一块的,今天正好是轮到他收税。

“来人啊,敲锣。让他们所有人一刻钟之内全都给我聚集起来,不然的话,赋税翻倍。”

赵三娃眼睛一眯,阴阳怪气的道。

“铛铛铛!”

整个村子里响起了铜锣声。

“咦,这位是?”

赵三娃忽然看见现在村长后面的李北往。

“你是?”

只见这人一身衣服华贵异常,浑身流露着高贵典雅的气质,腰间挂着一块温润的玉佩。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一句诗立马出现在赵三娃的脑海中。

这首诗还是赵三娃之前在县令跟前当差时听县令说的,当时他完全不知道这句诗的含义。

可是,当他今天见到李北往时,他忽然明白了这句诗的含义。

眼前这人完美的解释了这句诗。

“敢问阁下可是读书人?”

赵三娃立马换上了一个谄媚的表情。

“读过几年书,认识几个字。”

李北往将双手背在身后,一脸淡然的道。

“这肯定是个读书人,而且还是那种特别优秀的读书人。”

赵三娃看着李北往,心中暗道。

只有真正的读书人才有这种气质,才有这种泰然若素,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气质。

“阁下可否有功名在身?”

“没有功名。”

李北往斜视着赵三娃。

“没有功名那也算读书人。”

赵三娃笑眯眯的道。

“这人肯定是在扮猪吃虎,以前听县令说过,有些读书人就喜欢这种调调。”

赵三娃心道。

整个怀阳县的就只有一个读书人,那就是县令,而且县令还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读书人。虽说有读书人的特点以及气质,可是和眼前这位一比,简直就是鱼目与日月的差别。

“阁下可否前往县衙?县令大人对读书人可是求贤若渴啊。”

赵三娃弓着身子,如同一只摇尾的狗一样。

李北往看着赵三娃滑稽的样子,眉头微皱。

“阁下,县衙距离此处不远。步行一个时辰就到了。”

赵三娃看出了李北往的犹豫,急忙开口道。

“一个时辰啊,挺远的。”

李北往看着天空,长叹道。

“阁下,我可以给您准备一辆车,很快的。”

赵三娃听到这里,心里一喜。这么明显的意思如果还听不出来,那自己岂不是白活这么多年了。

“也好,那我今天就去县衙歇歇脚。”

李北往伸了伸腰,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来人啊,给我弄辆车来。”

赵三娃急忙对着身后的衙役大声喊道。

“大人,我们都是走来了的,哪里有车啊。”

一个瘦小的衙役哭丧着脸道。

“我去你娘的,哪壶不开提哪壶。”

赵三娃直接踢了一脚那个衙役。

你说的这么明显,岂不是证明咱们县衙很穷吗?眼前这位贵人可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光是身上的衣服就够咱们几人吃一辈子了。这要是因为你嘴长,使得贵人不愿去,那是你我能担待的起的吗?

赵三娃瞪着那人,心里将那衙役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

“二里村不是有一头老牛吗?你去将那头老牛弄来,套一辆牛车。赶紧的,如果这件事你要是办不好的话,那你就别穿这身衣服了。”

赵三娃凑到那人的耳边,低声威胁道。

那人一听这话,急忙就向村里跑去。

这要是没了这身衣服,那自己一家老小还不得饿死?

没多长时间,一辆牛车被那名衙役从村子里赶了出来。

“大人不能啊,这是我家的牛,我家可是靠着这头牛吃饭啊,您要是将它赶走的话,我们一家子就要被饿死了。”

一个穿着破烂,头发暗淡,骨瘦如柴的中年男人趴在地上抱着那名衙役的小腿,大声痛哭道。

“我去你娘的,敢拦大爷我?没了黄牛一家子还饿死?呵呵,没了这辆牛车,我一家也要饿死。我去你娘的。”

衙役提起一脚,狠狠的踹在了那中年人的肩膀上,直接将他踹出去好远。

一个常年劳作,吃不饱饭的中年男人如何会是一个身强体壮的衙役的对手?

“孩他爹!”

一个面色蜡黄,头上包着黑色毛巾怀里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女孩的妇人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