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遍地的流贼,锦囊妙计(1 / 1)

第二天一早,杨鹤带着魏忠贤给的众多钱财。

在其安排下,数量众多的锦衣卫负责护送这批物资到西北。

在马娇中的杨鹤,看着这好几百箱的物资,不禁感叹这些人真的是贪得无厌。

实际,大明王朝每个官员,手脚几乎都不怎么干净。

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像杨鹤就自认为,这个度他掌握的很好。

只是小贪而已。

时间匆匆离去,杨鹤在锦衣卫和府里的侍卫保护下。

终于来到了西北,接管了成为了陕西三边总督,大权在握。

现在他是有钱,但手下并没有多么强有力的军队。

有些犯愁。

在临出发前,现在是内阁成员的杨嗣昌,也就是他的儿子。

不停的劝诫他,要其萝卜大棒两不误。

不能一味的安抚,也不能一味的只管杀农民军这些流寇们。

当时的杨鹤还有点奇怪,先前他这儿子可不是这么说的。

而是十足的鹰派,恨不得将这些人造反的人都给杀了。

后来才知晓,原来是几位内阁成员有商量了好几天。

最后,决定还是这招最为靠谱,于是一致同意了。

刚来这边,这里的手下就把目前的情况告知了杨鹤。

拿着奏折,看了一阵,好家伙。

这些流寇最起码有了数十股之多,比较出名的有王子顺、张述圣、姬三儿、、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等等。

好在已经有了心里准备,只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立马吩咐当地的手下,看看当地的军队情况如何。

这么多的流寇,光靠招安的话,恐怕也不一定能听话。

还是要杀鸡敬候,找几个出头鸟杀杀。

刚来这里,手里无兵无将,杨鹤也不着急。

在京都的时候,通过魏忠贤东厂和锦衣卫的庞大情报能力。

魏忠贤已经跟他,说了几个能靠得住的名字。

这些人,围剿农民军应该不是多么大问题。

随后杨鹤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就发出了第一道命令。

命令洪承畴和杜文焕为大将,负责剿匪的事宜。

更是严查军队里一些虚报的名目,将一些不存在的士兵名单清除。

然后对一些连欠好几个月兵饷的官兵们,发了军饷。

更是为了表示朝堂的诚意,还多发了一个月的军饷。

让士兵们喜笑颜开,对即将到来的围剿行动充满了干劲。

这些,最为嘴炮王者的杨鹤自然是想不到的。

还是他那热爱军事的儿子,告诉他如何做的。

这样一来可以稳定后方的军心,二是刚来陕西,能够竖立自身的威望。

对以后的各项命令,能够有很大的帮助和助力。

三天后,杜文焕和洪承畴到来。

简单的任命仪式后,两人成为了陕西总体官兵的一二把手。

接着,杨鹤开始将救济的物品交给了还没造反的难免。

并建造了相应的临时简易屋子,作为临时住所,让他们能够有个简单的家,哪怕是临时的。

在发布了一系列利于穷苦农民的政策,并得以实施后。

稳定了陕西的大后方,一周后。

杨鹤决定派洪承畴和杜文焕,前去剿匪。

遇到这些劫匪,不问缘由,直接杀。

只有把这些造反的人,给杀怕了,才会老老实实的接受招安。

不然,降了又叛变,叛变又投降,反反复复的,何时是个头。

杨鹤看着手中的锦囊,里面分别是几位内阁成员。

统一达成的妙计,总体来说。

就是先稳定后方,不要后院起火。

接着,对已经为非作歹多时的劫匪,施以重拳。

一招制敌,打得他们根本反应过不来的程度。

今天,正是决定对付这些流寇的日子。

在官兵动员会,杨鹤走台前看着底下乌泱泱的一片。

咳嗽了几声,激昂的说道:“各位士兵们,如今西北流寇不止,危害四方。”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天就是你们报销朝廷的时候了。”

“每杀一名流寇,奖10文钱。”

“杀够五百人,职级升半阶,杀千人职级升一阶,以此类推,不封顶。”

这些政策,也是他儿子杨嗣昌亲自告诉他的。

可以有效提升军队战斗时的积极性。

只要有了钱财的支持,就可以效仿当初祖龙皇帝的这一制度。

底下的官兵们,听到还有这种好事。

都快笑出了花,多长时间没有听到这个好消息了。

之前都是被朝廷白嫖,每次都说下次一定。

好在,这次终于不一样了,杨鹤大人,刚任就补充了拖欠的银两,还多发了一个月。

真的青天大老爷啊,在无形之中,杨鹤的威望在军队中不断提高。

杨鹤看着底下官兵们的笑容,一脸严肃,接着道:“有奖就有罚,自古就存在的道理。”

“不听从号令者,杀!”

“肆意洗劫平民者,杀!”

“战时逃跑者,杀!”

“当逃兵者,杀!”

“还有……”

在公布了一连串的奖惩措施后,官兵们明显对位任的三边总督,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同时,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充满的期待。

这可是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好好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