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拘在后院里,消息也不灵通。
过了几日,郑令意才零零散散的听说吴永安娶了高家女儿的事。
“难怪呢。”蒋姨娘低低的说了这三个字,手指翻飞不停,收紧了络子上的最后一个结。
难怪鲁氏会这般快松口,答应娶吴柔香过门。
郑令意原以为吴柔香会难以得逞,看来‘山回路转,柳暗花明’一说,还是有些道理的。
吴柔香常年在国公府进进出出,小时候与郑容岸也是一块玩着长大的。
郑令意那时大概还在吃奶,自然不曾见过她在郑容岸跟前是何种情态。只是在郑楚楚未曾出嫁时,听她十分不屑的说过,吴柔香是喜欢郑容岸的。
郑楚楚闲话时,郑令意不过豆点大,谁也没想到这些碎碎的闲话都叫郑令意记得清清楚楚,过了这么些年,还能搬出来叫鲁氏不声不响的摔一个踉跄。
鲁氏虽与德妃要好,可高家嫡出的女儿却一个也不肯嫁到国公府来,鲁氏也实在舍不下脸皮求一个庶女。
此番迂回结亲,鲁氏心里是说不出的膈应,去吴家吃喜酒的时候,也是做出来的一副恭贺之态。
随着女眷们去后院瞧新娘子,见高曼亦面上浓妆虽甚,可仍是一副普通相貌,勉强称得上端庄罢了,鲁氏心里这才好受一些。
想起吴永安那张唇红齿白的脸,鲁氏极尽讥诮的对丹朱道:“市井有云,鸨儿爱钱,姐儿爱俏,还真是不假。”
这话也太难听了些,高曼亦如何能与青楼女子相较?
“娶个矜贵出身的女子,面上虽好看,可吴夫人心里未必真高兴。”丹朱端来一盏枇杷饮,道。
“你也这么觉得?”鲁氏啜了一口,只觉得心情畅快不少。
她之所以答应吴柔香进府,也是想到了这一层的缘故,自己巴巴贴上来的媳妇,底气也弱些,对鲁氏只有言听计从的份。
瞧着吴家娶高曼亦的架势,也并不十分隆重。
若不是为着郑容岸的面子,鲁氏连这排场都不想给吴柔香操办。
正月里的日子,自带着一股子热热闹闹的劲儿。
即便是姨娘庶女们都被拘在后院,听着外头一阵阵的鞭炮响,心情也莫名的雀跃。
郭姨娘在蒋姨娘门口踌躇了半晌,还是没好气的拍了拍门。
绿浓开的门,一屋子人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她,似乎不大明白她来这做什么。
郭姨娘有些尴尬,扭捏道:“温三夫人来观礼了。”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万姨娘有些不解的睇了蒋姨娘一眼,蒋姨娘愣了一瞬后,笑道:“四姐儿回来了?”
郭姨娘用不耐烦来掩饰尴尬,胡乱点了点头,粗声粗气的说:“去不去东苑看看她?”
蒋姨娘想了想,偏首对郑令意道:“去吗?”
郑令意轻轻颔首,道:“自然是去的,许久不曾见过四姐姐了。”
郑绵绵和郑嫦嫦正在小憩,蒋姨娘便留了绿浓看顾,自己与万姨娘带着郑令意去了东苑。
郭姨娘传了这个话后,自己急急的走了,仿佛很不乐意与她们这些人一路似的。
万姨娘低声嘟囔道:“这是什么别扭性子。”
蒋姨娘一笑不语,三人一路朝东苑走去,她们不敢打安和居门口过,从来都是绕远从椒园过的。
从前郑楚楚的旧居还在,只是无人打理,积了些灰尘。
她此番回来也不想在旁人屋里待着,给了郑莹莹一对旧镯子,借她的巧茉来使唤使唤。
只收拾了桌椅板凳,倒也费不了什么功夫。
待郑令意她们到了的时候,郑楚楚已经在房间里坐定了。
郑秧秧今日是唯一一个在前院陪着客人的庶女,艾姨娘又陪着郑粟粟,所以郑楚楚房里显得冷冷清清的,只有一个郑莹莹陪着说说话。
而郑秋秋和郭姨娘不言不语的在边上坐着,显得心不在焉。
见到郑令意她们来了,郑莹莹冷哼一声,嘲道:“不是挺有本事的吗?怎么今日夫人没让你也去前院?”
“都是自家姊妹,十二,你怎么这般语气不善?”蒋姨娘自然也听见了郑莹莹的话,忍不住道。
郑令意拽了拽她的小指,示意不必为自己开口,她走到郑楚楚跟前,向她福了一福,道:“四姐姐。”
“十五长大了。”郑楚楚的声音听起来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她毕竟是一起生活的姐妹,陌生却是因为这声音里多了衰败的气息。
郑令意抬首时细端详了郑楚楚,见她的脸庞瘦削了不少,唇瓣抿成紧紧的一条线,像是不太喜欢说话的样子。
可郑楚楚,原是个嘴皮子利落的。
她那双原本圆溜溜的眼睛显得光愣愣的,像是枯秃秃的枝丫上,残留着两枚快腐烂的大果子。
郑令意勉强的笑了一下,在郑秋秋身侧坐定。
郑楚楚还是打量着她,视线从她身上移到郑莹莹、郑秋秋身上,似乎带着不可言说的悲凉,就像看见了她们那可悲的未来一般。
郑楚楚几不可闻的叹了一口气,露出一个凄然的笑来,道:“五弟一娶亲,很快就轮到六妹嫁人,然后就是九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