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一片一片一片……
好像是在拼凑谁的缘分。
雪季按时地到来了,大地重新被铺上一层银装。
阳光照射之下,大地一片刺眼的白色。
到这样的季节,万物不得不进入蛰伏期。
“为何室内如此温暖?”魏相真的感受不到寒冷。
对吕武来说,想让室内温度适合的方式挺多。
可以弄炉子,还是能排烟、排毒的那种。
也能弄水暖管道。
也就是打造金属管,再循环以热水,铺设在地板之下,为室内提供温度。
“所睡之榻,亦是暖和。”魏绛没见过加高的卧榻。
那叫“炕”。
就是用土与砖来造,铺设青石板,烧炉灶,设有排烟道,再设置火墙,提供适当的温度。
很久之前,吕武也不是不想搞“炕”,关键是当时砖都没弄出来,单纯和泥吧,不怕烧裂开,睡梦中掉下去进行火葬啊?
“炕”这玩意并不是诸夏首创。
其实是到了隋朝年间,从靺鞨那边传到中原的。
根据《隋书·靺鞨传》记载: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
魏相和魏绛在老吕家见识太多稀奇的玩意了。
他们比较纳闷,以前来的时候也能看到新鲜事物,加起来却没有这一次多。
吕武能告诉他们,以前没那个实力享受,只能小心翼翼地低调做人,现在不一样了吗?
饭都吃不饱……
当然,饿也不至于会饿到吕武和亲人。
关键是,家族的状况并不好,需要烦恼的事情太多,要做的事情更多,哪来的闲工夫去搞什么享受。
就算是搞烹饪,那也是特么为了发家才弄出来的。
现在有些不一样了!
吕武已经成为上大夫。
爵位不是什么关键。
主要是老吕家的生存压力没那么大了。
耕地增加到三百七十万亩。
这个数量其实还不够。
必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耕地都算是吕武的,不算那一批武士所持有的耕地。
吕武需要养活的人口,不算武士以及家属、奴隶,堪堪十七万左右。
以人均来算,也就是人均21.8亩。
现在户籍造册并不普及,也就老吕家严格一些。
很多家庭的人口五六人,一些家庭则是有两三人。
取一个中间值的每户五人,一户的耕田也就是一百零九亩。
远远达不到一人耕田必须有一百亩的要求。
在执行“井田制”的时代,一个男丁所需耕作的田就是一百亩。
到了后面,人均所更田地一再减少,比如到司马晋国男丁七十亩、女子三十亩。
越往后,人均耕田的数量一直都在减少。
到底需要多少亩的耕地才能养活一个人?
或许是跟耕作的技术和粮食有关ꓹ 不然怎么会越往后越少了呢。
吕武有进行过了解。
拿老魏家来做个例子。
魏氏持有的人口约三十万左右ꓹ 到底是多是少,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
然后,魏氏的耕田大概是七百余万亩的样子?
这样一来ꓹ 魏氏的人均耕田其实只有可怜巴巴的20亩,比老吕家这边还少。
他们是怎么养活三十万人的?
答案在于定期定量地对外采购!
毕竟ꓹ 老魏家的军械的销售上很给力,不缺货币,能找到稳定的购粮渠道。
晋国拥有耕田数量最多的是郤氏。
而郤氏持有的人口约有五六十万ꓹ 是所有卿位家族中最多的ꓹ 占了晋国总人口的差不多十分之一。
其余各家ꓹ 比如栾氏和荀氏(三家)、范氏ꓹ 人口方面不会低于四十万,也就是韩氏少一些只有三十来万。
等于说ꓹ 几个卿位家族相加起来,持有人口两百万出头的样子,占了晋国的五分之二。
这个也难怪晋国的“卿”能那么牛逼,是不是?
正常的中等贵族,人口其实不会超过十万,有些其实也就三万到五万之间。
像魏氏和阴氏是中等贵族,却有那么多的人口,才是中等贵族阶层的一种不正常。
另外一家就是祁氏,他们的人口有个十五万左右。
跟祁氏人口差不多的家族,晋国有个十来家。
现在的情况是,人口并不属于国家,是属于各家贵族。
这一点无论是在哪个诸侯国,其实都是一样的。
所以,并不是晋国才显得特殊。
不看爵位,看能拉出多少武装,晋国历来就是这么区分到底强不强的。
一旦无法拉出纳赋所需的兵力,等着削爵,封地被回收罢!
“卫国已会同齐、鲁、曹、邾六国之军南下。”魏相讲的是今年秋收之后的事了。
卫君卫衎这一次搞了一个很大的骚操作,先控制曹君姬负刍,再带着曹军南下。
魏绛脸色有些奇怪地说:“统兵者乃是单公。”
吕武听得一个愣神,问道:“何人?”
魏绛以为吕武刚才没注意听,说道:“单襄公姬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