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衣带诏书(2 / 2)

刘备见东方胜答应,立即兴奋的将他的计划和盘托出,当然在演义里刘备似乎是主角,可是实际上,东方胜听完刘备的任务之后觉得刘备就是一个酱油党。

真正的幕后之手是当今天子汉献帝的老丈人董承,他集结了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议郎吴硕等同谋,从官职和名气上看,刘备都远不如上述几位。

同时刘备参加这个计划也是后期才被董承拉拢的,这更加说明了刘备的酱油党特性。

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东方胜根本不用多想就认定董承会失败。

因为刘备一开始就把董承的口头承诺挂在嘴上,基本上只要你参与了就会得到高官厚禄,从本质上看,董承为的不是大汉,更多的只是他自己的权力欲望而已。

既然知道情况,而且又觉得没有胜算,东方胜也懒得多掺合,匆匆的在腰带上签了个名字,然后就和刘备告别了。

走出刘备的府邸之后,东方胜觉得自己的右眼皮直跳动,只好在心底里暗骂了几句。

回去的路上,东方胜一直在想董承的计划,他们打算在过两天的早朝上直接将曹操杀掉,同时各方面全部发难,夺取军事权,掌控许都。

这个计划基本上和当年东方胜诛杀董卓时差不多,要是成了,估计董承就能大权独揽,过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瘾头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董承成功的诛杀了曹操为基础的,不然的话无从谈起。

而东方胜仔细的推算了一遍之后,觉得董承的成功概率估计就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可以说基本上不可能。

不过因为时间就快要临近,东方胜也想留在许都看情况,毕竟事有万一,东方胜也不能百分百的确定董承就不能成功。

许都看上去风平浪静,可是东方胜却知道在这平静下将会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因为东方胜虽然是一方诸侯可是毕竟是州牧,按理说州牧不能随意来京,所以他并不能上到朝堂之上,而刘备也是如此。

在董承发难的前一日,东方胜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安排,如果董承一旦失败,东方胜务必要以最快的速度离开许都,同时东方胜也收买了一个小黄门作为自己的内应,以便能及时得到皇宫内部的第一手消息。

而东方胜在做完这一切之后便安静的在自己的住所等待宫殿内的消息。

大约在早晨八点钟的时候,东方胜忽然看到自己的亲兵带了一位穿着朴素的农民进来。

这农民一进门就把一张纸条交给东方胜,东方胜知道这是自己收买的小黄门通过给宫殿内送菜的农民来传递消息。

东方胜立即打开纸条,上面只写了一句话“事情败露,董承伏诛,逃!”

东方胜不动声色的将纸条收进自己的怀里,然后塞了一窜五铢钱给送信的农民,在打发他离开之后,东方胜立即把所有的亲兵叫了过来,嘱咐了几句之后,东方胜直接带着所有人策马在街上狂奔。

因为之前就有了准备,所以这会儿东方胜麾下的陆军也人手一匹战马。

在跑路的过程当中,东方胜还遇到了一样夺路狂奔的刘备,看样子这家伙也得知了董承失败的消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