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破城,夏侯惇来援【3/5】(1 / 1)

“大人,这样下去不行啊,对方足足五万大军,每人来一次,也要二十次,足足两天!

这么长时间,足够休息了。

他们完全可以一直这样持续下去!”

“要不让将士们休息吧,一直这样绷着,也不是个事。”

有将士向丁淮提议。

“不行,你怎么确认这次攻城是真是假,是挖坑还是攻城?”

“万一攻城,被对方登了城墙怎么办。”

“传令下去,所有守备军分成10支,轮流值守。若是对方忽然攻城,立刻鸣金!”

佯攻解决不难,但城下那个大坑怎么解决,丁淮至今没有理出个头绪来。

天色大亮,飞虎军埋锅造饭。

斥候禀报:

“报告将军,隧道已经挖到三丈了。”

“北海守备军彻夜未眠,不如发起总攻?”

赵子龙宇田丰对视一眼,微微一笑。

“别急,再等等。”

这边,北海郡守备军刚分批完成,留下三千人守备,其他人休息。

飞虎军继续挖坑,北海守备军配合着攻击一会。

不攻击不行啊,不攻击对方就来爬城墙了。

又一波之后,赵云忽然下令两万大军攻城。

投石机,长箭,云梯齐阵。

北海守卫军大惊失色,赶紧召集所有人防备。

飞虎军攻了几波,缓缓退去。

城墙北海守备军困顿难耐,绝大多数人彻夜没睡,刚才眯了没多大一会,就被叫起来战斗!

这会只觉全身酸痛无比,站着都能睡着。

但是,飞虎军依然没有停止,两千多人再次前来挖坑!

北海守卫军只好疲于应付。

一波接着一波,永不停歇。

还时不时来一波万人攻城,把刚睡下的北海守卫兵,再次折腾起来。

如此三番五次,五次三番。

三天后,丁淮双眼圈犹如食铁兽!

撑不住了,多数人三天三夜没眨眼,能站着已经是意志力超越常人之辈!

丁淮看着倒在墙头,横七竖八睡得和死猪一样的士兵,满是无奈。

此时,若是敌军攻城,怕连半个时辰都坚持不了吧?

败了,彻底败了。

除非援军现在就来,不然没有任何机会。

丁淮没有想到,自己会连三天都坚持不了。

“是啊,没想到对方将领愚蠢如斯!”

“三天都没坚持下来。”

田丰与赵云商议。

“军师,此时北海郡犹如囊中之物,咱们是等待围杀援军,还是攻城?”

田丰略微思索片刻。

本想整场大的,消耗曹操实力,奈何曹操手下不给力啊!

“既然如此,拿下城池,分兵在城外埋伏,坐等援兵,将其一网打尽。”

赵云点头。

“就按军师说的办!”

一声令下,五万飞虎军迅速集结,直奔北海郡!

战斗,毫无悬念。

北海守备军病恹恹的防守,哪里挡得住勇猛的飞虎军?

三万步兵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便登墙头。

很快,便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有些北海守备军倒地前,居然露出喜悦之色。

“终于能睡一觉了。”

“死就死吧,让我睡着就行。”

北海郡没有降兵,想抵抗的,被杀了。

不想抵抗的,睡着被杀了。

丁淮见事不可为,在城头横剑自刎。

日中天时分,飞虎军已经控制了北海郡。

探子禀报,曹操援军两万,尚在300里之外,也要明日抵达。

田丰安抚北海民心,赵云派遣2万骑兵在城外埋伏。

一万人出动,将挖了三天的隧道迅速拓宽深挖,仅仅小半天的时间就挖到了北海郡城内。

城头变换大王旗,次日,曹操部下夏侯惇率领两万大军兵临。

北海发生的事,也已经传入夏侯惇的耳朵。

“愚蠢至极。”

“今天,就让我洗刷耻辱,扬我军之威!”

大军行至,夏侯惇令斥候四散探查。

“传令下去,今日休整,明日攻城!”

夏侯惇大军驻扎城外,赵云城头视察,不由心生感叹。

“曹操这支军队不错,可惜了。”

以北海为诱饵,不断坑杀曹军的打算落空。

只好想其他办法。

占领北海也不是不可以,再定计划就是,俗话说的好,战局瞬息万变,随机应变才是正理。

就比如现在,夏侯惇大军虽然精锐,但赵云一点都不怯战。

与田丰站在城头,指指点点,有说有笑。

与前几日丁淮与幕僚在城头时一样,却又大不一样。

入夜。

冀州兵驻扎城头,火把熊熊燃烧,照亮北海。

凡偷偷靠近北海者,均无所遁形。

当然,夏侯惇也没打算半夜去偷袭攻城。

这个时间点,成功的概率不大。

夜深之时,一只白鸽悄悄从北海起飞。

钻入北海城郊,消失不见。

北海太守府,灯火通明,下人来来往往,正在筹备酒席,热闹非凡。

赵云等人要举办宴席,宴请北海城内的几家富商。

当然,这都是田丰的主意。

此时,不少富商已经入席,却迟迟不见赵云与田丰的身影。

北海城外,冀州军原来挖开的大坑,不知何时早已被掩盖,没有一点痕迹。

就在富商们一边喝酒吃肉,一边拍着新来的赵云将军时。

那大坑位置的地面,突然鼓起一个小泡。

小泡越来越大,逐渐隆起,就像发起的面包。

某一刻,小泡裂开一道缝隙,一团团肉色从里面钻了出来。

冀州军!

没错,大队冀州军从通道里钻了出来,小心翼翼的,没发出一点声音。

500米开外,便是夏侯惇大军的驻地。

钻出的冀州军逐渐摊开一张大布。

布面不知涂了一层什么东西,黑夜里与店面一个颜色。

大布张开,由士兵拉着,挡住后面的通道。

冀州兵藏在布后,渐渐结集。

与此同时,北海城郊区,无数黑影正在朝北海汇聚。

大军在此地安营扎寨,夏侯惇并没有睡觉,而是批阅这段时间,细作收集的消息。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话是夏侯惇一直以来奉行的准则,但关于潘凤手下,这位年轻将军赵云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

什么都看不出来啊!

夏侯惇起身,在帐内踱步。

大营外,冀州兵迈着小步,缓慢前进,已逼近200米左右。

忽然,冀州兵悄然停止。呆在原地一动不动。

不知过了多久,黑夜里传来极其细微的蹬蹬声。

夏侯惇斥候瞬间警觉。

战场,黑夜中任何细微的异响,都值得注意。

斥候迅速朝发来声音的方向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