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面见孙传庭,提了三点(1 / 1)

朕,崇祯,热爱核平 火泡 1293 字 2022-04-26

缺人,缺人才。

崇祯发现,自己要办事的时候,就缺人了。

报社的事情,崇祯派出了随堂太监高宇顺,让他带着50万两白银,由500锦衣卫押送,前往山东。

这些银子,10万是作为报社的筹办资金,剩下的40万,其中20万是让施邦曜用来收购粮食的,剩下的20万作为山东的军饷。

毕竟金国凤出任山东总兵,还在济南募兵,不可能连军饷都不给把。

他已经上书崔饷银了,没有饷银的话就没有办法继续募兵,练兵。

之前留下的一点军资,根本撑不了多长时间。

但是兵部和户部都没有钱,只是推拖让金国凤再等等。

所以,崇祯搞到钱了之后,就火速的给山东送去。

不止是山东,还有另外的20万由锦衣卫押送前往河南,交给河南总兵曹腾蛟。

其他的地方,崇祯暂时还是打算拖着,看看情况。

一下子内帑少了70万,崇祯还是很有压力的。

搞钱,接下来,他的目的是接着搞钱。

时间不知不觉,又过了三天时间。

新任的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也来上朝了,崇祯发现孙传庭的状态看着还不错。

这么长时间,经过御医的调理,应该是恢复的差不多了。

所以,孙传庭接旨的时候,心情还是很激动的。

之前就一副要拿他下狱的态度,觉得他是在装病。

后来,又派来御医细心照料。

这样的待遇,在历朝的大臣里都不多见,何况孙传庭这种还没有入阁的?

所以,孙传庭还是很感动的。

得知自己提升三边总督,他更加的激动。

这是莫大的信任,才会让自己接任三边总督。

三边总制节制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的九总兵。

毕竟三边总督不仅要负责协同剿匪,还得提防建奴入关。

可以说,权力是非常大的。

地位上,比辽东总督还要高了很多。

按理,自己是没有资格接任三边总督的。朝廷,也不太可能通过。

毕竟,他知道自己的政敌很多,得罪了朝堂上不少大臣。

结果,圣旨竟然直接下达了,还通过了内阁的同意。

接旨之后,孙传庭就第一时间赶到了京城。

其实他昨天下午就到了,只是没有去求见崇祯,想着参加完朝会廷议之后再说。

结果,今天的廷议就是一场讨钱大会,各地都在要钱,要粮。

要么欠了军饷,要么是需要赈灾,要么是哪里出现了瘟疫。

总之,没有一个地方是有钱的,是有好消息的。

还有很官员上疏,要求加饷,从实国库。

孙传庭听了之后,都是直摇头。

他很清楚,百姓手里已经没有余量,也没有余力了。

要是再加饷的话,百姓就要反了,大明就要亡了。

幸好,崇祯一直不松口,绝对不再加饷的态度让孙传庭有些安心。

另外,他听到崇祯这里给两万,那里给三万的时候,觉得十分的难受。

大明国库没有钱,内弩也同样没有钱。

他都听说了,东厂的人正在修建珍宝楼,准备售卖一些天启帝留下的木雕作品,还有一些大内的珍宝。

一个帝王,竟然需要变卖家产来给各地一些银两。

如今,京城里的人都不知道如何笑话崇祯。

不过,倒是没有人抨击崇祯与民争利了,只有一些说他昏聩无能的,不知道征收商税。

商税,是想收就收的上来的?

廷议草草的就收场了,那些官员一个个脸色还很冷。

孙传庭原本想走的,但是刚出了大殿,就发现有随堂太监候着了。

于是,孙传庭跟着徐高进入了武英殿。

进了武英殿,孙传庭就发现了武英殿的变化。

里面多了很多座椅,奏折堆了很多。

很显然,还是一些没有批复的奏折。

不过,他觉得崇祯的状态比他上一次见的时候要好了许多。

“臣,孙传庭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孙传庭直接行了拜礼。

“爱卿平身。”崇祯放下了奏折。

殿内的太监顿时退了出去,守在了门口。

“来,随朕这边坐。”说着,崇祯就站起来,朝着茶桌走去。

孙传庭跟上了崇祯的脚步,来到了茶盘之前。

“伯雅,坐,无需拘谨。”崇祯微笑道。

孙传庭心里一紧,心道:陛下果然与以往大有不同。

百官之间流传着崇祯的变化,说是从建奴入关之后,崇祯就变得与以往不同了。

特别是几个月时间,连文渊阁都不去了,终日都在武英殿批阅奏折,也不喜太监随身伺候,不怎么面见大臣。

“对于三边总督一职,伯雅可有什么想法?”崇祯询问道。

孙传庭自然是有腹案的,这几天他都在想这个事情。

只是没有想到,崇祯竟然真的问了,而且还是在茶座前问的。

与以往的君臣奏对,完全不同。

孙传庭的安排还是很妥当的,如果能够按部就班的话,完全可以消灭张献忠。

“伯雅此去陕西,有三大要务。一是整顿军务,二是设法赈灾,三是密查晋商与后金的交易。”

“朕得到密报,晋商将我大明火器、大炮、粮食售给后金。朕已经派锦衣卫和东厂密探开始调查此时,数月之后勇卫营也会前往边关协助。”

“这些卖国奸商,手里有大量的粮食,正好用来赈灾之用。”

“只是,晋商连年收买朝廷大臣,伯雅需低调行事,免得被晋商听了风声。”

“这道圣旨,朕便赐予爱卿,以备不时之需。”说着,崇祯拿出一个份印有玉玺的空白圣旨。

“明日廷议,朕会赐下尚方宝剑。”

崇祯把自己能给的,都给孙传庭。

这也是对他莫大的信任了,要是孙传庭跟着造反的话,那就是自己的责任了。

孙传庭要是造反,那可比张献忠恐怖多了。

也许,一年之内就可以打到京城脚下了。

当然,真的到了那一步,崇祯也不是没有机会翻盘。

说不定,还可以乘机搞一波大的,解决掉很多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