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个万花筒,花样随时都在变。平静的大学校园里,在高年级同学中,特别是在女同学中,爱情保卫战天天都在打。低年级都是预备队,时间一到,她们也立即投入战斗。白雪面对当前这种竟争的大趋势,她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吊了起来。
单就眼前这个郑莉,不光是人的模样漂亮,而且也很有才华。许多有背景的男生都去讨好郑莉,郑莉却偏偏钟情于高原。郑莉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当优越,比白雪可是强多了。特别是她的父母,高雅开明,对高原是一百一的赞赏。白雪真说不出自己是个啥滋味。
可是,比郑莉好的姑娘、好得条件还大有人在。
教授之女王燕、付校长之女张扬、还有行政长官之女……
这些女孩本人漂亮,又有很好的家庭背景,更重要的是家长积极参与,主动向高原发起了进攻。
和所有的女孩相比,白雪只是赢在了时间上。她和高原接触的最早,不能不说,先入为主的思想起着主导作用。如果和这些女孩同时向高原摇起橄榄枝,高原接受谁得馈赠,那还真是个未知数。
白雪想到和高原的相识是那么的偶然。从来做事谨慎、细心,从不出差错的她,入学报到时,竟然上错了火车。正是因错得福,她结识了高原。这真是天公作美,月老有情,从登车的那一刻起,她白雪就生活在了幸福和愉快当中。
白雪想到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曾经的同学、闺密、挚友,利用寒假重新坐在一起,交流半年来得收获,回忆幸福的中学生活。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聚会,回忆过去,畅谈明天。大家都抱怨,寒假只有一个月的时间,真是太短了。同学们促膝长谈,几乎占了一半的时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
只有白雪从心里在抱怨,这个寒假的时间太长太长。她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看到高原的身影,没有听到高原的声音了。
白天,她白雪除了陪同学就是陪父母,时间安排的很紧凑,分秒都不能放弃。只有到了晚上,钻进自己的闺房,她才能展开自己的真实思想。在台灯下,她写日记、写感想、写对高原的思念,常常写到夜静更深,东方发白。
母亲心疼女儿,常常直言劝说:晚上不要太熬夜。放假了,要注意休息,该放松时就放松,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
白雪口里答应着母亲,到了晚上,她就控制不住自己。因为这是她自己的时间,她要给自己的思想插上翅膀。
母亲体贴女儿,早晨不等女儿起床,就为女儿准备好可口的饭菜。女儿一走就是半年,在家住上个三十天二十天,也真是件不容易的事,一定要让女儿吃好喝好。
可怜天下慈母心。
白雪体谅这份母爱,感激这份母爱。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离家一个学期,她对这首诗体会的更加深刻,对母爱牢记心中。同时,她心中又多了另一份情感,那就是对高原的深深思念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