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那位被劫持的人质却失踪了,悄悄地溜掉了。民警想寻问他一下具体情况,他这个当事人却找不到了。大街上虽然有许多人,却没有一个人认识他,或者说没有人看清他的具体面目。
这时有人愤愤不平地说到:
“这个缺少教养的老头,真不是个东西,真丢省城人民的脸面。”
人们只看到人质是个老头,具体是个什么模样,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谁会有时间去细心观察人质的长相?
人们一看英雄胳膊上还在滴血,马上有好心的人说到:
“英雄,高老师,先上医院包扎一下吧。”
这位高原老师笑着说到:
“这算什么英雄?小事一桩。”
他看着民警押走了刼匪,这才低头看了看自己还在流血的胳膊,并且摇了摇说到:
“问题不大。”
好多市民说,总不能让英雄滴着血离开省城,那会是省城人民的耻辱。前面不远处就是人民医院……
另有民警马上陪着高原向人民医院走去,好多市民跟在高原的身后,自觉做了陪同。
白雪一听市民的议论,急忙调转自行车头,向人民医院驶去。在门诊外科,她没有见到高原。只听值班医务人员说:
“这位英雄已经回单位去了。他受得是皮外伤,不碍大事。这位高老师真是好样的,我们看到了活生生的大英雄。”
医院门口本就是个人多的地方,这时成群结伙,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这位高老师,真是了不得,看似文弱的他,竟徒手敢和持刀的劫匪搏斗,了不起,了不起。”
“就凭人家的功夫,人家若不是顾及那个人质的安全,自己也决不会受伤。”
说这种话的人,显然都懂得武术,他们不是武术高手,也懂得武术的门道。
“那个被劫持的高老头,不知道感恩,一句道谢的话没说就不辞而别,就偷偷地遛掉了,真是白活了,真是丢尽了咱们省城人民的脸面……”
白雪又骑上自行车,向车站方向奔去。离老远,她就看到公交站台旁边,停着一辆警车,好几个民警把高原送上开往平台的班车。高原登上公交车后,又一次回转身,向民警举手道谢。而送行的民警们却站成一排,向高原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军礼。
站台上的民众,大概已经粗略知道事情的经过,他们纷纷用掌声向这位英雄告别致敬,目送班车远去,久久不散。
白雪动情地对妈妈说:
“好好的一个高原来省城开会,却是带着伤回单位去了。如果人家躲着事走,人不会受伤,谁也不会说什么。人家是面对恶人手不软,出手将坏人缉拿归案,维护了社会安定,这是为省城人民做出的贡献。人们都在称赞高原,称赞他的胆量,称赞他的武术,称赞他见义勇为,是个好老师,是个好男人。同时,也在责备那个姓高的老头。说他被人家救了命,却不知道感恩,还偷偷地遛掉了,真是丢尽了省城人民的脸面。更有人义愤填膺,大骂了那个高老头的祖宗八代,说他的祖上没有教养,才留下了这样一个不知廉耻的后人,白白活了那么大的岁数。老天有眼,一定不会让他好死……”
白雪虽然是在重复别人的话,但她的口气也是充满正义感。
白雪刚学说到这里,话音还没落地,只听“哗啦”一声,父亲白长寿手中的碗,竟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这突然地一声响,吓了白雪一大跳,她睁大了吃惊的眼睛,她先看了看妈妈。显然妈妈还没有听说这回事。她又上下仔细地打量着父亲。头脑中想到人们对人质的种种描述……
白雪忽然张口问到:
“爸爸,人们说得那个被劫持的高老头,不会就是你吧?”
女儿白雪这种毫不客气的问话,让妈妈大吃一惊。她担心女儿的话又要引发老公的暴脾气。她再一看老公的面目表情,心中就明白了八九分,把一双带有不满的目光也投向了他。这位母亲虽然是个女儿身,也大有侠义之气,在是非面前,她也是与邪恶不共戴天。她对人质的逃跑行为也感到不可思议。
白长寿面无表情,低着头捡地上的碎碗片。在家一向盛气凌人的他,今天面对女儿白雪不客气地质问,却没有任何反应。
现在的白长寿好象是个聋子,母女俩的对话,他好象一句也没有听见。他又是个瞎子,老伴那带着不满目光的眼神,他是一点也没有看见。不过,他的手好象不听自己大脑的指挥,却有些微微发抖,象个患了脑血栓的病人,不细心观察的人还真难以发现。
白雪愣了一下,又看了母亲一眼,便低下了头吃饭。妈妈脸有些发涨,胸脯起伏不平,心中有很大的不满。当着女儿的面,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白了一眼自己的丈夫,也低下了吃饭的头。
一家三口人,谁都没有再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