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七夕(1 / 2)

点翠夫人 庄椿岁 1956 字 2022-08-15

七月炎热、喧闹,三日之后,便是七夕。

一大早点翠收拾停当了,便按着邬氏的吩咐,领了她亲手打过七个结的金丝红绳去了西院。

今年院儿里人多,是以邬氏早早的便备红绳了,点翠自是头一份,西院七位后生,每人也有一根儿。

七位公子得了掺了金线的红绳,又有点翠在旁催促着快些系与头发之上,各位面上委实精彩。只因着这红系发那是在他们尚且是孩童之时,家中大人给扎了小辫儿,系上打了七个结的红绳,意在祈求上天保佑孩儿健康长寿的。

如今他们又不是那孩儿,到了七夕竟被归夫人与四妹妹催这系红头绳,自是哭笑不得。

“师妹,我又不是小孩子,这红头绳便不用扎了。”就连古光耀都皱着眉头不肯扎。

点翠哪里由得他,招来丫鬟几下便给系上,古光耀莫可奈何,顶着这个红艳艳的漂亮头绳,眼含不屈鼓着腮帮子的可爱俊俏样子,直教人忍俊不禁。

另外几位国子监公子就更不想系了,可他们几个素日里宠着点翠惯了,禁不住她的要求,也都硬着头皮乖乖任由梳头丫鬟给系了。至于尹常再瞧见点翠身边的信儿后,只愣愣的大气儿也不敢出,任由调遣了。

相比这几位公子的扭捏害羞,袁知恒则是一副坦然接受的模样,只不过梳头却不肯用丫鬟,由点翠亲自给他梳了,系上红绳后,尚觉得今日穿的绸绿色袍子配这红绳儿委实丑了些。又去换了件儿月白色长衫。

瞧着点翠满眼的赞赏,这方才满意。

最后去的地方是兄长归伯年的院儿,照例是点翠与他梳头。

兄妹俩随着年纪见长,虽然心中亲昵,但也不能似小时候那般。梳头,算是点翠与兄长之间最亲昵的举动了。

此间外面虽然蝉鸣鸟叫,屋内却置了冰盆,归伯年房中陈设简单。只在几案之上摆了一樽的圆口矮陶罐,里面盛满了清水,清水之上卧着几片悠然的莲叶,莲叶间一竖墨色莲花静然绽放。

陶罐古朴,墨莲清雅。

一如归伯年的为人。

点翠用墨玉头冠将他的长发做成马尾竖起,红线绳子与长发编成发辫,一道儿冠入头冠之中。

归伯年照样是一袭普通白衣,只不过因着那夹杂在墨发里的红绳,平添了一丝与往日不同的俊魅来。只瞧的菡萏怔怔的两颊火烧着了一般。

“咱们大少爷真好看!”信儿从来活泼,又没人拘着她,说话儿自也心直口快了些,此时正喜笑颜开道:“却是没想到今日因着这红头绳几位公子都变得不一样了起来。咱们大少爷最好看,袁公子也好看,他那一身月白色衣裳着实与平日不同呢。”

要说平日,袁知恒除了一袭青衫便是浮夸的绸绿袍子,今日突然换了个月白色的衣裳,也难怪小丫鬟大惊小怪了。

归伯年因着妹妹给梳发,心中高兴,自然也多了一句打趣儿道:“知恒他今日可是应了好几位姑娘的约,自是要好生打扮一番。”

“老师他有姑娘的约,那大哥呢?”点翠笑着瞧大哥俊朗的面容,俏皮问道。

归伯年脸微微一红,边上的丫鬟菡萏脚步一顿,佯装收拾衣裳,眼神却是有些乱了。

“妹妹莫淘气,难得休沐,今日又是七夕,大哥自是要陪妹妹去集市上逛一逛。”自打那年元宵节他与妹妹上街妹妹丢了后,他心中便有了个坎儿,轻易不再与妹妹一起往人多的地方去。

“大哥说的可当真!”点翠惊喜不已,若是大哥真的能忘却往日之疼,自是她求之不得的。

归伯年轻轻点头,双拳却是紧紧握起,点翠拽起他的袖子摇啊摇啊,眼中亦是含有泪光。

一边的菡萏便收拾着衣裳,鼻头一酸,眼泪吧嗒吧嗒的落了下来,她是替少爷高兴。

为了和大哥的白衣,点翠特意回去着丫鬟给换了一身略华贵的银色丝绉纱海棠红里对襟衫子,头发倒是梳了个可爱娇俏的百合髻。两个髻环皆用红绳绑了,红绳垂下青青给打成了如意小结,小结下面又系了一排极亮的糯米粒儿大小的珍珠儿,珍珠恰好垂在两鬓,与额上的珍珠珠子箍相辉映。

将将打扮停当,却听吕嫲嫲欣喜的进来唤道:“小姐快去夫人处罢,大姐儿来了,要与小姐一道去赛巧呢。”

点翠一听是大姐姐归楚盈来了,亦是一惊,赶紧随了吕嫲嫲去娘亲的院子相见。

“不过才三两月不见,四妹妹出落的愈发标志了。”归楚盈上前迎她,便夸赞道。

一见面便被夸赞,点翠脸微微一红,笑道:“大姐姐怎么亲自来了,今日本该是我去邀大姐姐一道儿才对。”

她虽是这般说,但若是归楚盈不来找她,她自是不会去大伯府上去找她的。一来是这些年两家并无频繁的来往,前些时候大伯那里松了口答应为大哥举荐,虽然后来终究是大哥自个儿整齐没有用上。爹爹心中对大伯是感激,奈何大伯依旧不肯多做搭理;二来嘛,自然是老夫人那边,点翠将将因着厚脸皮略讨了她的欢心呢,可不敢再主动去大伯家,抚了她的逆鳞,那可还了得!

况且归楚盈这般八面玲珑的,这才来找点翠,直接是进的是邬氏的院子,连去老夫人那里请个安都不曾,可见大伯对老夫人的嫉恨有多深了。

她这次突然来了,说要邀着点翠一道去赛巧,这其中可以看出是归大老爷那边对这归三老爷这个弟弟是存了修好之心了。可她作为晚辈不去与老夫人问安,邬氏与点翠虽然觉得尴尬,但也总不能表现出来。

点翠借口去西院叫着大哥一道儿,便出了东院,奔去了北院老夫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