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少家主不可张望不可张望啊驾车的老仆惊恐的叫着.
一个半大小子站在马车上跟刘安差不多的年纪正左右张望这里有很多的马车甚至是排成了长龙往后看都看不到尽头或许是等的有些久了有暴躁的人骂骂咧咧的时不时还有人起了冲突全副武装的甲士冷着脸在周围走动着但凡遇到有惹事的便是一鞭子也基本没有人敢反抗他们.
这里便是长安的东城门在太阳的暴晒下大多数人的心都是焦急的有的甚至干脆就躺在了马车下来遮挡那炽热驾车的老人不断的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远处一些唐国的胡人已经赤裸了上身周围的人鄙夷的摇着头这些唐胡啊真不知礼.
在这里能听到来自各地的方言千奇百怪也能看到各种不同面貌的人高鼻梁的唐国胡人矮小黑瘦的南越人大脸小眼睛的辽东人还有肤色极白的西域人各种方言凝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听的令人头疼.
那少年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他站的很高打量着那些奇怪的人脸上满是笑容.
老人有些害怕就怕他的注视会冒犯了这些无礼之人.这里有甲士您不必担心的
那少年说着又看向了那威武的甲士他们那浑身的军械看的他眼神火热一个甲士路过不悦的瞥了他一眼不过看到是个半大孩子也没有跟他计较转身继续前进老人神情苦涩再次望了望前头的道路怎么还没有前进啊这要等到什麽时候啊
那少年忽然坐了下来从衣袖里拿出了些吃的边吃边说道这已经很不错了
您不知道吧当初啊各地的百姓是不能随意离开家乡的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吏出示证明有着充足的理由才能离开家乡在秦国时无故离开家都会被当作亡民来惩罚是当今圣天子他废除了原先的法令允许天下人自由前往各地不必当地官吏作证这才有了如今的繁荣大汉能如此强盛都是因为圣天子啊
少年说起圣天子的时候声音都拔高了不少眼神火热.
老人没有说话他怎么会不知道呢他是从秦时活到如今的....这孩子所说的那都是他的人生经历.
至于如今这长安堵塞那是因为这里是长安啊天子脚下要防止有人带着弩进去自然是要盘查的来往的人又多自然就是如此可这不能怪圣天子若不是圣天子扩建长安只怕这队都能排到洛阳去
少年的眼神里满是憧憬他问道我都等了这么多年了已经到了长安再等一等又何妨呢
圣天子乃是前所未有的圣君可他身边都是些不中用的佞臣什麽都不会整日就只会拖累圣天子圣天子身边就是缺少了我这样的人啊
少年越说越离谱声音还很大.
前后马车上的人都惊讶的探出头来想要看看说出如此大话的到底是个什麽样的人看到是个孩子也就没有多说什麽.
可面对如此多的目光老人只是觉得难为情他急忙说道可不能乱说啊少家主家主让您前来长安是来太学学习的可不是为了进宫辅佐陛下....
太学
呵太学里的人也配教我太学里都是一些腐朽的儒生不值得我学习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一位坐在驴车上的儒生抬起头来看着他训斥道年纪轻轻何以做狂生模样
可他半点不畏惧眼里反而满是欣喜朝着那人行了礼反问道那我该在什麽年纪做狂生模样呢
人要守礼任何时候都不该做狂生
若逾礼便是狂生那孔子又何谈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呢我听闻天下的狂生分为三种没有才能而轻视他人的嫉恨他人的才能和地位超过自己的不知道自己的才能和他人才能夸夸其谈的您不认识我却认为我没有才能您轻视我而训斥我您因为我的志向超过了您而愤怒如此看来您的行为方才符合狂生的标准啊
你
老人急忙起身拜道请您不要跟孩子生气请您恕罪....那儒生抿了抿嘴冷哼着继续躺下.
少年却笑了起来我还以为长安的贤人会很多呢原来跟梁国的差不多啊
老人面容苦涩他心里更加担心自己这位少家主自幼爱读书博览群书读的书都不知有多少什麽书都会读家主非常开心以为家里要出一个名臣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将他送到了邹县的田先生那里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他学的很快只是年龄稍微大了点他就变得有些张狂整日找人来辩论常常得罪别人.
家主坐不住了便想将他送到长安读书.
可这还没进长安就已经这样了那以后可还了得老人的眼里满是担忧.
少年人却很开心左右张望了许久又拿出了书籍看了起来车队正在缓缓的前进着也不知等了多久车终于是来到了长安门口守护这里的甲士跟他们要了证件询问他们前来的目的.
求学.甲士抿了抿嘴低声骂了几句.老人听的清楚他是在骂关东人.
老人已经习惯了过了函谷关一路上都是这样的谩骂在这个时期关西老爷们是看不起关东土包子的关西的爷就是爷穷关东的来关西要饭是吧
哪怕是封地上也存在着歧视关西的侯就是比关东的侯要高贵.
在武帝时有位楼船将军叫杨仆这位家是宜阳人他很想成为关西人几次上奏想要改自己的封地可这不是轻易可以办到的为了能成为关西人这位杨老爷想出了一个妙计既然我没办法搬到函谷关以西那我把函谷关搬到我的东边不就好了
于是乎他上书汉武帝希望能将函谷关修建到自己的东边还表示自己会掏钱不必庙堂出一分钱武帝一想自己不需要花钱那感情好啊你去修吧于是乎这位梁侯杨仆带领他的部下及门人耗费了自己的家产将函谷关东移至三百里外的今新安县境称其为新关....然后他就变成了关西人.
为了对抗这不公平的地域歧视这位杨老爷也是拼了老命了杨老爷也是给当时的天下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搬家构想若是武帝没有阻止这函谷关怕是要一路被修到胶东国去....
有趣的是到了东汉这情况又反了过来关东的老爷们开始看不上关西人称他们为关西蛮子一天到晚打打杀杀的没有礼数函谷关又开始往西边跑了.
甲士并没有盘查太久就让他们进去了.
进了长安少年人顿时被惊呆了他看着这繁荣的都城熙熙攘攘的行人欢呼雀跃甚至跑下了马车在长安之中转悠了起来对比梁国长安的人看起来很忙碌急匆匆的没有梁国的那种寂静道路都是叫卖声异常的热闹.
少年哪里见过这样的场景好奇的在长安里走动.老人也拗不过他只好跟着他一起走.
长安里的人各种各样各种见都不曾见过的东西处处高楼看的人眼花缭乱.
大父我要买这个我要买这个
小娃娃牵着一位老人的手指着那商贾所贩卖的零嘴跺着脚言语里满是迫切.
那老人身材高大穿着很寻常的衣裳却是摇着头轻声说道恢啊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你已经买了很多了再买你也吃不下若是你留着钱明日再来买那就能继续吃你知道这个道理吗
正在买零嘴吃的少年人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有些惊讶的看着那老头.不愧是长安啊这随便一个老头都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朝着那老人附身行礼敢问老丈您可是治黄老的
那老人眯了眯双眼摇着头不曾治过什麽学年轻时读过几本书而已.
那这长安里可有擅长辩论的大贤不清楚.
老人说着拉着小孩就要走那少年却笑呵呵的跟在了他的身边那长安可有什麽闻名的地方
老人停下了脚步侧着头打量着他刚来长安
是啊我唤作韩安国是梁国人这次来长安就是为了辅佐圣天子开创盛世
哦...那你有什麽才能啊治学治政治兵我都可以皇宫在那边.
老人给他指了指皇宫的方向继续往前走韩安国一愣对这个言行非凡的老头更是有了兴趣他说起自己志向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是嘲笑他鄙视他这个老头居然如此的平静
老丈老丈你又有什麽事您为什麽一点都不惊讶呢
我见过很多像你这样的人可你这样的人最后大多都是悲忿而死空有壮志涉猎甚广却没有一件事是能办得好的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取得成果各司其职找到自己的长处努力的发扬才能有所成就...后生还是回去好好读书吧.
韩安国这一路上听过很多的冷嘲热讽可没有一句话的威力能达到这个程度的这让他格外的愤怒您如何知道我没有才能呢
我通读韩非子....
通读韩非子的人很多前几天我见到几个不认识字的匠人就将韩非子的学问运用的出神入化.
你胡说匠人所运用的都是墨家的学问不认识字的人如何能运用韩非子的学问呢
循名实以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匠人们用参验的方法来至作器械这不就是韩非子的学问吗
韩安国支支吾吾的手都开始哆嗦了说不出话来我还懂得治国之策兴农之政
懂得治国的人也很多前几天我见到几个卖羊皮的商贾就很懂得治理国家的学问.
您这是在羞辱我商贾如何敢说治国呢
物藏则重发则轻散则多币重则民死利币轻则决而不用故轻重调于数而止...他们分明就是在贯彻管仲的治国之策如何不能算是治国之策呢
我...我...我还....
至于带兵打仗的事情这件事我的孙子也懂...你看我们俩交谈的时候他就跑过去把零嘴给买了这就是兵法里所记载的道理啊这有什麽好惊讶的呢
韩安国只觉得浑身都在颤抖他咬着牙迟疑了许久方才询问道老丈到底是什麽人呢
我就是长安的一个寻常老头年轻时候是给人驾车的回去好好读书吧
老人没有再多说什麽给了商贩钱领着孙子离开了这里.韩安国目瞪口呆站立了许久.
跟着他一同前来的老人担忧的上前少家主您没事吧
韩安国摇了摇头苦涩的说道亏我还以为学问已经足够能来长安与真正的贤人较量这长安的一个老者都能如此训斥我...我却回答不出...这能算什麽学问呢
老人沉默了片刻您还年幼不是他的对手也是正常的.
不...在长安只会自取其辱我们还是回去吧...我要回去读书了...
不在长安读书吗
我忽然发现我在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远远不够...等我学够了我再前来长安...
这一天一个轻狂的少年死在了长安灰溜溜的离开了.
陈平牵着孙子漫不经心的走在道路上陈恢很快就将零嘴吃的干干净净随即好奇的询问道大父您为什麽要跟那个人说那么多啊
那人还不错有胆魄有大志只是太轻狂涉猎太广若是打磨几年或许能为国大用.
那我呢我也要大用陈平笑了起来好好你也会如此.
自从刘长将陈恢送到了陈平身边之后陈平的生活就不同了不再是以往高冷的暴躁老头形象也不再是闷在家里读书这小家伙闹腾的很整日就是想要在外头玩耍陈平也是惯着他牵着他的小手就在长安内转悠已经变成了真正的退休老头怎么看都不像是曾吓得群臣瑟瑟发抖的大汉国相.
虽然有妇人帮着照看可小家伙还是喜欢跟大父一起玩甚至要陈平给他当马骑陈平便让他骑在自己脖颈上慢悠悠的给他当战马这一幕若是群臣看到了怕是都要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回到了府内哄着孙子吃了饭.
陈平提起了笔书写了起来陈恢乖巧的坐在了案上看着大父书写.
大父您在写什麽啊治国的策略.哦...
陈恢瞪大了双眼认真的看着似乎是想要从里头看出什麽东西来可是他还不认识字怎么看也不管用您写了这么久难道还没有写完吗
没有.陈平回答着继续书写.
写了许久陈平终于收起了笔又反反复复的观看了许久这才满意的点着头收起了纸张.
收起了笔却看到陈恢正在用手沾着墨水好奇的涂抹着陈平皱着眉头即刻清洗了他的手陈恢低着头看着忙碌的大父大父什麽都好就是看起来很严肃跟阿父不同很少会笑.
..........朝议内群臣议论纷纷.
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除却张不疑和张苍几乎没有人站在刘长这边都觉得刘长太过冒进商贾是万万不能担当大任的.至度完全抄袭秦国的大汉在对待商贾的问题上也是一脉相承优先分配给他们挖矿徭役打仗的工作而给爵位的时候又抠门的很商鞅的重农抑商开辟了强大的秦国耕战体系而晁错又提出粟贵论在商鞅的基础上想要盖起一座高楼.
对商贾的鄙夷对商吃农的担忧深入骨髓并非是轻易能改变的.
只有刘长始终坚定的认为商业跟农业不该是对立的关系两者应当互相发展大汉那百姓都快饿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新的时代若是不加以改变继续遏至经济遏至商业的发展一门心思的扑在农业上兴农的目的是根本达不到的.
刘长很倔强群臣更是倔强双方就如此对峙.朝议的烟火味都变得很是浓郁.
张不疑正在大声的训斥着这些无知却愚钝的群臣暴躁的谩骂而群臣只是不断的提出自己的质疑若是让商贾的儿子当官那官商勾结怎么办若是让商贾拥有土地那他们进行兼并怎么办若是让商贾们雇佣其他人那他们组建私兵谋反怎么办
就在朝议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
一个人推开了挡在面前的甲士缓步走进了宣室殿内.当他走进来的时候群臣都沉默了.来人正是陈平.
来源pr63460776271536&rr521&b62296031b4482329&br0&b家父汉高祖&s322pr31.&prnn322p.2pr26346077627153633166609507215226b3222874774015893042636599840518850412926rp3226rr352126rn3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