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祖龙回宫,大秦朝堂,风起云涌(1 / 1)

秦始皇嬴政其实就住在咸阳城附近。

自从那天看过了子轩的人的报告以后,嬴政就已经决定回到咸阳城了。

他这次出来的目的,就是要试探一下咸阳城中的各方势力,到底会在自己离开之后如何。

同时也要看一看子轩的能力到底如何。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自己离开咸阳城以后,各方势力就动了起来。

而一旦动起来以后,对每个人是什么样的,就知根知底了。搞清楚以后,嬴政便要亲自回来主持大局了。

只不过嬴政非常清楚。

自己偷偷出去就在咸阳城不远居住的事情,不能够随便说出去,所以他多缓了几天。

等待大部队从关东回来以后,然后再跟大部队一起回来。

这样除了贴身的心腹赵高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就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去过什么地方了。

当然,赵高等人是不敢乱说的。

而秦始皇回来之后,并没有大肆张扬。

相反显得很低调。

不让任何文武百官到城外先去接。

这是因为嬴政非常清楚,如果在城外先借的话,很有可能在那里,爆发一些矛盾。

他如今才刚刚回来,需要将情况完全搞明白才是。

……

“父皇,不让我们去城外去迎接,怎么会这样呢?”

扶苏的家中,知道此事的扶苏,眉头紧皱,不知道自己父皇搞什么鬼。

一般来说,按照大秦国的规矩。

秦始皇嬴政从关东巡游归来以后,文武百官,还有监国皇子,都应该到城外先去迎接才是。

扶苏都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就想办法告子轩一状。

就算不可能就此把子轩告倒,但最起码,是扳回一局了。

秦始皇回来以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扶苏自信,自己绝对不会输给子轩的!

可是谁知道,和扶苏所想的根本就不一样。

秦始皇嬴政根本就没有让百官到城外迎接的做法。

就让扶苏准备来一个头彩想法彻底落空了。

他不明白,这一次,父皇为什么这么反常?

只不过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

既然事已至此,扶苏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还是走一步看一步才好。

反正在父皇看来,自己的父皇一定会听自己的,而不会听子轩的。

……

丞相李斯的家中。

“今日地下不让文武百官前去城外迎接,与此同时低调进城,目前应该已经回到皇宫里面去了,这可真是耐人寻味啊……”

李斯在家中一边喝茶,一边喃喃自语。

他在考虑,到底嬴政为什么这么做。

以他的聪明才智,这点事情还是能够想得到的。

“看来我的想法并没有错……”

?“陛下这次回来,是为了处理公子扶苏的事情。”

很多事情其实只需要一想就能够想明白,李斯是个聪明的,这些事情很容易想到。

作为当今皇帝,秦始皇对每一次出巡都特别看重。

?因为,他需要用自己的威望和实力,震慑关东的反叛势力。

所以,每一次出行都会把自己的行程游满。

可是这一次却完全不一样,这么快就回来了。

并且回来以后低调的很,似乎不想让任何人太过于关注。

那么嬴政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肯定是因为之前子轩和扶苏的事情。

以前,李斯还并不能够完全肯定。

他不知道秦始皇到底更支持哪一个人。

不过从今天他直接回到皇宫里面,关宫门以后就没有出来了。

如此可以看出,恐怕在嬴政的心中,还是gengq支持子轩的呀。

否则又怎么可能,回来以后第一个要见的,就是子轩呢?

想到这里,李斯的心中,大赞秦皇高明。

虽然他还不能够完全确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可是以李斯这么多年,和秦始皇嬴政的交情,李斯相信,李斯是不会错的。

……

蒙府。

大将军蒙恬,正在和自己的弟弟蒙毅,一起商议今日之事。

“大哥也认为,陛下此行归来,是为了扶苏公子和子轩公子这件事情?”

看着自己这个大哥,蒙毅缓缓问道。

蒙恬脸色凝重地点点头:“除了这一种解释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能够解释,为何陛下会这么快回来?更不许我们到城外迎接了!”

“这么说来,扶苏公子形势堪忧啊!”

和李斯一样,蒙恬和蒙毅也都已经想到了,秦始皇回到皇宫,最先可能和子轩见面。

他没有先去和扶苏见面,很有可能,就是明着支持子轩了。

说实在的,这是蒙恬和蒙毅想看到的结果。

但问题是,毕竟和扶苏共事这么多年了。

蒙毅的语气当中,也能没有那么一点点的兔死狐悲吧!

蒙恬心中何尝不是呢?

在他的心中,首先是支持子轩的。

可是第二,难免有些同情扶苏。

两兄弟沉默了片刻。

然后,蒙恬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这件事情,你我就不要瞎掺合了!”

“若是我没有猜错,恐怕没过几天,陛下就要举办朝会了!”

“等到那天,只怕又是一场龙争虎斗!”

“我们蒙氏,可绝不能够做错一步啊!”

听完了蒙恬的话,蒙毅也是郑重的点头。

作为文官中仅次于李斯这个丞相的卿,很多道理,蒙恬是一清二楚。

这一次,子轩跟扶苏,还有那些儒生,是彻底的闹翻了。

双方既然势成水火,就必有一战。

蒙氏一定要在其中,站在陛下那一边。

只不过,不管是蒙恬和蒙毅都非常清楚。

虽然朝中大臣文武百官很多都支持子轩,反对儒生那一套,也反对扶苏。

可是这并不代表扶苏就一定会失败。

朝堂之的儒生毕竟是少,只有大概几十个不足为惧。

可是行程当中却聚集着,最起码数百乃至千的儒生。

这些儒生在背后又有不少地方士族的支持。

这些士族很多都是曾经六国的贵族的后人,或者是支持六国的人物。

秦始皇嬴政台以后,出于仁德,同时也是为了消灭仇恨。

所以并没有对这些人展开报复。

相反依然让这些人在当地生活,开枝散叶。

而这帮人和儒生的关系不浅。

同时,儒生又支持扶苏。

这就是为什么,扶苏会支持分封的原因。

因为在扶苏看起来,只有恢复分封才能够把这些六国的贵族后人全部笼络到他的麾下。

这一帮人,不论是在咸阳还是在整个关中或是关东,都属于势力不小的人物。

所以,有这帮人的支持,扶苏的势力依然不小。

而嬴政的真正态度,目前也只能靠大伙猜测,没有一个人有准信儿。

所以,一切都还很难说呀!

想不到秦始皇嬴政,只不过才出行了一次。

并且监国皇子,让子轩当了还不过几天,就已经让大秦朝堂之,暗流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