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扶苏莅临(1 / 1)

次日,泠月起床后发现荀夫子早已经起来。

“师兄,这么早!”泠月十分惊讶,以为一般荀夫子都是很晚才起。

荀夫子看了看泠月,奇怪的问道:“怎么,子房没和你说吗?”

泠月满头雾水:“说什么?”

荀夫子解释道:“今日公子扶苏前来,还有人点名要见你。”

“小良子只是说了晓梦师姐要见我,没说是今天早啊!”泠月慌张的说。

荀夫子看了他一眼:“赶紧收拾收拾,公子扶苏快到了!”

泠月应了一声,急忙进屋收拾去了。

小圣贤庄门口,伏念等人早已在此等候。胜七站在一边,路中央有两名骑兵手执长戈,其余士兵站在路两侧,手持长戈,严密监视着周围的一草一木。

“师叔没来吗?”伏念问荀夫子。

荀夫子说道:“马就来。”

伏念点点头。

泠月姗姗来迟:“怎么,就差我了?”

伏念让开一个身位:“师叔,快一点站好。”

泠月站在荀夫子与伏念中间,影密卫落在了小圣贤庄大门的门檐面。

一个士兵骑着马来到了众人面前高喊:“公子殿下已在一里!”

通报完又骑马离去了。

罗网六剑奴开道走在最前方,后面是一队骑兵,骑兵后面有几辆马车,公子扶苏应该就是坐在中间的那一辆里面。

一行人在小圣贤庄门口停下,李斯先从最前面的马车下来了。

李斯走到荀夫子面前:“老师,你也来了。”

荀夫子将身子侧开,侧面对着李斯:“这次公子到访,李大人又多费心了。”

“李斯在野为儒家弟子,诸位都是我的同门师友;在朝为百官之长,普天之下莫为王臣,尽心只是本分。”李斯不卑不亢的说道。

“李大人只顾叙旧,也不为下官引见引见。”后面一个人也下了马车,走到了李斯身后,声音十分尖细::“荀况先生和齐鲁三杰名满天下,赵高早有渴慕之心。”

“中车府令过誉了。”伏念开口说道:“小圣贤庄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那些虚名不过是世人误传罢了。”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赵高阴阳怪气的说道:“伏念先生是儒家掌门,想不到还深得道家真义啊!”

“张三先生,人家在这呢!”公孙玲珑也下了马车,站在楚南公旁边冲着张良招手喊道。

楚南公拄着拐杖:“他现在没空理你!”

公孙玲珑用面具遮着脸:“张三先生害羞了呢!”

后面有一个士兵前单膝跪下:“公子殿下已在山麓,迎驾!”

一辆十分奢华的马车行驶到了大门前,车面驾车的是影密卫,还有两名影密卫站在马车尾部。一名士兵前挑起车帘:“公子殿下驾到!”

儒家众人在荀夫子的带领下跪了下去,拱手施礼,张良和泠月楞在一边。

颜路焦急的看向张良,张良也反应了过来,跪在地,泠月还是那样站在原地。

两名士兵来了,长戈对准泠月:“大胆!公子驾临还不跪下迎接!”

泠月从怀中掏出了董先生给他的令牌,递给一名士兵:“把这个给公子看了他就明白了。”

士兵拿过令牌反复查看,发现没有异样才递给下了车的扶苏。

扶苏接过令牌,看到了尚明龙飞凤舞的写着“董”字,挥手退开了那两名士兵:“下去!”

扶苏前将令牌还给泠月:“董先生可还好?”

泠月笑笑不答。

伏念低着头:“小圣贤庄伏念,恭迎公子大驾!”

“福年先生,我们终于见面了。”扶苏走到了伏念身前。

“公子屈尊垂爱,伏念不敢!”伏念没有抬头将身子侧向荀夫子:“这位是我的师叔荀况先生。”

荀夫子将手又拱了拱:“荀况恭迎公子大驾!”

扶苏连忙说道:“荀况先生年高德勋,不必拘泥虚礼,诸位都请平身吧。”

“谢公子体恤之情。”荀夫子低着头站了起来。

扶苏看到了荀夫子的相貌,陷入沉思。

许久之后,扶苏才说道:“荀老先生,次蒙你和那位少年侠义相救,还未及答谢,扶苏一直记挂在心啊。”

“公子不必太过挂怀。”荀夫子说道。

“对了,那位少年现在何处?”扶苏问道:“看那身手似乎颇有来历。”

荀夫子早就准备好如何应对了:“这位少年是我的棋友,下过一局。我们之间只论棋道,所以我对其身世来历所知不多,公子面前不敢妄言。”

一时间气氛沉默了下来。

扶苏对着李斯说道:“小圣贤庄荀况救驾有功,传有司按大秦律例赏赐。”

李斯一礼:“是,公子!”

“谢公子。”荀夫子低头行了一礼,儒家众人也都低下了头。

扶苏又问李斯:“李大人,那位奇人还未到吗?”

李斯前禀报:“其人想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但既然答应来,就一定会到。”

颜路转身对着儒家众弟子下令:“礼!”

儒家众弟子举起手,开始跳舞。

楚南公给公孙玲珑解释道:“这是代表着最高礼仪的八佾之舞。”

“既然是八佾之舞,为什么只有六列?”公孙玲珑数了数,发现不对。

楚南公又说道:“佾,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八佾只是统称而已。扶苏是公子,所以只能享受诸侯的待遇。”

带到扶苏走到大门口,跳舞的弟子都退到两遍,颜路喊道:“礼成!”

扶苏先进了门,之后荀夫子、泠月和伏念等人跟在后面进去了。

扶苏看着小圣贤庄的前院的景色,不禁赞叹道:“小圣贤庄不愧天下儒宗,果然气象万千!”

一只和清鸣了一声,落在了藏书阁的飞檐面,众人面色一紧。

扶苏看着落着鹤的阁楼说道:“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乃是招贤之声,如果我没猜错此楼定是贤士会聚的场所。”

“公子高见。”伏念前拱手一礼:“那里正是小圣贤庄的藏书楼。”

荀夫子也前一礼说道:“公子,荀况年老体虚,不耐久立,还请公子允我先行告退。”

扶苏转过身看着荀夫子:“劳动荀老先生迎送,扶苏本就于心不安,先生就请便吧。”

荀夫子拱了拱手现行离去了。

众人看着荀夫子离去的身影,心中各怀心思,扶苏自顾自的走向了藏书楼,众人跟在后面。路泠月发发现在一棵树的根部有一个标记,心中一震。

扶苏停在藏书楼前,仰头观看:“‘北有高楼,与云齐兮’,正和此楼写照!”

扶苏准备进去,忽然听见胜七的巨阙剑与铁链相交发出响动,转头说道:“你们候在外面吧,杀戮之器不要冒犯了这清雅之地。”

李斯前说道:“公子,一切还是以万全为好。”

扶苏反问道:“这里是小圣贤庄,你在担心什么?”

伏念打开了藏书楼的大门:“公子,请!”

扶苏走在前方,李斯、楚南公和公孙玲珑在后面跟着。

“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扶苏看着藏书楼中的书简感叹道。

伏念在一旁边走边解说道:“此处是我儒家历代先贤经典;此处是道家典籍;此处是农桑之书。”

扶苏走到放着农桑之书的书架前,拿起了一册书展开看了看又合,面色似有不满。待走到书案前,又拿起书案的书简,双指轻轻敲打着书册。

“始皇帝陛下”平定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的政策,命令即刻废除原来的六国文字,统一使用大秦小篆,这伏念先生也应该知道吧?”扶苏质问道。

伏念一拱手:“是!”

扶苏看着手中的书简,不高兴的说:“那为何这些新抄录的书籍用的都还是原来六国的文字呢?”

李斯、赵高和公孙玲珑都露出了玩味的神色。

伏念赶忙低头行礼:“儒家简历藏书楼的宗旨是希望成为我华夏一族文化的渊薮,列朝列代的经典都能够完整地传承下来,方可追慕先贤之功,福泽子孙后人。”

“伏念先生可知道始皇帝陛下推行书同文的用意吗?”扶苏又问道。

伏念放下手抬起头看着扶苏:“始皇帝陛下深谋远虑,伏念不敢妄加揣测。”

“文乃心声,文不一说明心不一,对于帝国,这是最大的危险!”扶苏在书案前踱步:“楚庄王问鼎以来,战乱绵延数百年,根源即是人心纷乱,始皇帝陛下深见与此,所以制订此国策以期四海一心,这才是解决天下纷争泽被苍生的唯一之道,除此之外皆是小事。”

泠月前看了看书案的书简,开口说道:“这册书已经到了改重新抄录的时候,而此藏书楼中的书简早已在用小篆抄录,还望公子息怒。”

“原来如此,倒是我错怪小圣贤庄了。”扶苏开口说道:“不过我想请伏念先生帮我一个忙,小圣贤庄一直为天下之人所敬仰,所以我希望从今以后你们无论是课业还是日常皆使用小篆,成为帝国子民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