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父女对话,杨易论策!】(1 / 1)

……

……

“父亲,听说那汉军主将卢植也受了重伤,汉军的指挥大权已经移交到那个杨易的手中了。”

“现在,他们是整日闭营不出。”

张宁继续汇报道。

“卢植!杨易!”

一提卢植,张角就有些怒意。

不过又听到杨易这个名字,不由得心凉了大半截。

杨易,究竟是何方神圣?

自他出现之日起,黄巾军就不断地陷入困境。

从幽州到豫州,一败再败。

起初,自己并不以为意。

但是随着杨易一步步地崛起,他不得不将此人重视起来。

据说此人年仅十八岁,只比自己的女儿大三岁。

但是,却能在战场频施狠辣谋略,大行强势手段。

在张角看来,此人极为精明,懂得利用汉廷不惜一切代价扑灭黄巾的急切心理,来从中谋取自身的名与利。

数月时间,竟从一边关小吏,成长为威震大汉的弘农侯、奋威将军。

不简单呐,此人具有枭雄之姿。

“可叹,乱世出英雄啊。”

张角感叹道。

除了感叹,还能怎么办呢。

此时,他还麻木地躺在病榻,依赖着女儿手中汤勺,喂食汤药度日,不禁令人感叹。

“宁儿,你如何看待杨易此人?”

张角抿了一口药汤,问道。

“嗯?父亲提此人做什么?”

“此人恶贯满盈,手沾满了我太平教众的鲜血,不仅杀害三叔,还射伤了父亲,此人,该杀!”

张宁紧绷着俏脸,咬着牙,恨恨地说道。

张角看着张宁。

叹了口气,没有言语。

“父亲,如今官军按兵不动,我们不如趁此良机向北面突围,到冀州北面去,也好过在此地被围困。”

张宁见父亲不言不语,便将心中想法说出道。

“宁儿,若要突围,则还需等候一个时机。”

张角张开干枯的嘴唇,眼神肃穆道。

“父亲,是何时机?莫非是二叔要来了?”

张宁很快就猜到了张角的意思。

“没错。”

张角微微颔首,随即笑道:

“冀州多平原,而彼官军多为骑兵,可长驱纵横,吾道众难以抵御,若要突围,则需有人代替我们抵挡官军数日。”

“那二叔他……”

张宁欲言又止。

“看他的造化了。”

张角说完,又陷入沉默之中。

少女张宁则静静守候在一旁。

半晌,张角缓缓开口道:

“宁儿,去将张牛角叫来,你先退出去吧,我跟他聊聊。”

“是,父亲。”

张宁起身离去。

待张宁离开后,张角的眼眸中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芒。

张角虽然伤重,但是却并未失去理智。

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了。

张角已经感受到了身体的变化。

自己的身子正在一点点虚弱下去,他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正在流逝。

这个时候,他必须要做一个决断了。

“咳~咳~~”

张角剧烈咳嗽两声,不慎拉扯到伤口附近的肌肉,瞬间一阵剧痛袭来。

张角忍住疼痛,眼神平静地盯着空无一人的角落看了片刻,忽然开口道:

“出来!”

片刻后。

一个黑衣人从窗外跳进屋内,他的神态极为恭敬,一出现,便匍匐跪倒在张角床榻旁。

“起来。”

张角伸出枯瘦的手臂,示意黑衣人站起身来。

“喏!”

黑衣人恭敬地起身。

“我让你查的事情,都查出来了吗?”

张角问道。

“回禀主公,查出来了。”

黑衣人道。

“说。”

张角道。

黑衣人低着头,恭敬答道:

“回禀主公,杨易乃弘农杨氏子弟,如今当朝太尉杨赐是其祖父。”

“其父杨归,乃杨赐庶出幼子,不受家族待见,很早就出门做一方小吏,后来夫妻双双病故,只留下杨易一个独子,由家族照料长大。”

“因素有文采,被举荐为县中小吏,后来才升为县令。”

“另外,他还是侍中杨彪之侄。”

“嗯。”

听完汇报,张角久久沉吟不语。

……

此时。

张宝率军抵达广宗城外。

在十五里外扎下营寨。

与广宗城内的张角遥相呼应,形成犄角之势。

并派人进入广宗城内。

……

卢植军营。

大帐中。

杨易高坐主位,刘备坐在侧席,关张坐在刘备旁边。

刘备望着方的杨易,此刻心中却颇有些不是滋味。

时隔两个月,两人再次相见。

可人家杨易已经被朝廷拜将封侯了。

自己却仍旧在奔波辗转。

好不容易聚齐五百义勇,结果经过前日一战损失殆尽。

再看杨易。

现在竟如此春风得意,被卢植托付重任,高居主位。

一身甲胄散发出淡淡的杀气,目光炯炯有神,虽年纪轻轻,却已经隐约有些大将之风了。

刘备的心中,不由得生出了几丝嫉妒。

杨易环视帐内,开口分析道:

“玄德啊,你看,如今城内黄巾人多势众,在数量,几乎三倍于吾军,内有坚城固守,外有张宝大军策应,以吾军之力,难以在短时间内攻坚破城。”

“杨将军所言极是,然而,倘若不能尽快攻下城池,恐怕,不日,朝廷便会来遣人问罪。”

“是以,备认为,应当继续加强攻势,不留给张角一丝喘息之机,众将士浴血奋战,早日破城诛杀张角,还天下人一片光明。”

“且夫黄巾大多是乌合之众,战力远远不及吾军,若吾等能够齐心协力,广宗城势必可一战而下。”

刘备滔滔不绝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继续猛攻广宗城。

杨易心中暗暗吐槽。

这刘备手下兵卒全部死光,只剩兄弟三人了,却在大谈强攻,是想让其他人麾下的军队也去送死么?

啧啧,大耳贼,不地道。

不过有一点刘备倒是说得没错。

那就是,估计要不了多久,朝廷就会派遣太监前来慰军。

名为慰劳军士,实则是为了监视前线将领,以及催促决战而来。

在原本的历史,太监左丰向卢植讨问贿赂。

不果后,便心生嫉恨。

回到洛阳向刘宏吹起耳旁风,谗言构陷。

使得卢植身陷囹圄。

念及此处,杨易心中凛然。

自己可断然不能重蹈卢植的覆辙,在这里边栽了跟头。

“玄德此话没错,但是,黄巾军倚仗城墙之利,力士之猛,一直在顽固抵抗,此前卢公亦尝试久攻数日,却并不见效,足已证明强攻非策也。”

杨易陈述道:

“玄德,我依旧认为,挖掘地道是个不错的选择,就在前日,我已派了两千军士,开始挖掘地道了。”

“昼夜轮流挖掘,十日之内,我想足以挖出一条直通城内的地道。”

“杨将军,按你的意思,我们要暂避其锋芒了?”

刘备问道。

“也不尽然。”

杨易道。

“哦?那不知杨将军还有何良策?”

刘备问道。

……

(求收藏!求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