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名刘彻(1 / 1)

【五大帝王榜:第二名:汉武帝刘彻.】

【背景:大汉.】

【事迹:加强集权,尊崇儒术,币制改革,打通西域,兴利开边,建立年号.】

【为政措施1.官制改革.】

【起用近臣参与决策,以制衡丞相权力。】

【为政措施2.法制改革.】

【刘彻坚持法治方针,对犯法的皇亲国戚也不纵容。】

【为政措施3.用人政策.】

【刘彻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大胆提拔人才,并量才任用。】

【刘彻还从制度完善人才提拔机制。他大力发展察举制。】

【为政措施4.削弱诸侯.】

【刘彻在汉景帝削藩政策的基础,进一步推行削弱诸侯王的措施。】

【为政措施5.巡行郡国.】

【为政措施6.区划调整.】

【为政措施7.历法改革.】

【刘彻推行“易正朔”的政策,在任内对纪年方式、历法等进行了全面改革,影响深远。】

【经济:1.发展农业.】

【其农业政策主要体现四个方面:兴修水利、整治漕运、治理黄河、改革农业技术。】

【经济:2.扩张财政.】

【币制改革、算缗、告缗、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

【文化:尊崇儒术、征书藏书、设立学校、设立乐府。】

【军事:军制改革、征伐四方、巩固边防。】

【奖励:寿元40年,九千吨粮食。国运40年,延年益寿丹50颗。】

伴随着奖励的公布完,刘彻很快拿到了奖励。

“虽然意料之中的事,还是有些失落,第一不是朕。”刘彻并没有很生气,甚至他面并没有发现生气。

汉朝文武百官猜不透他们的皇帝在想什么。

按照以往的时候,汉武帝早生气了,可是这次他们并没有从刘彻脸察觉到生气的迹象,反而看出来隐隐约约的失落感。

他们有些不可置信,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汉武帝的脸是不会出现失落这个词的,可是偏偏他们现在看到了。

内心无比震惊的文武百官隐藏住了内心的想法,有个大臣忍不住开口。

“陛下,您似乎看起来并不惊讶。”

其他大臣看着这个首先开口的同僚,眼神互相交换,好像在说,你真是个勇士。

率先开问的大臣一脸苦笑,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突然问了,他自己都没想到的。

他都以为汉武帝会生气什么的,可是汉武帝并没有回答他的话,大臣等了很久并没有得到回复,只有一片寂静。

大臣有些不解的抬头,他想知道汉武帝刘彻为什么一点回应也没有。

他看到了什么?汉武帝刘彻整个人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事情一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任何人都无法打扰他一般。

各位大臣们互相看了几眼,等了一会,见到汉武帝还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丝毫不准备从自己的世界醒来。

无奈之下,还是那位大臣开口。

叫了好几遍,汉武帝才从自己的世界醒过来。

大臣并没有重新问那个问题,开玩笑,要是问了,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他们很清楚这个现实。

—————

秦朝。

咸阳宫。

秦始皇本以为这榜单定有自己的名字,可直到都公布第二名了,都不是自己。

他自认为千古一帝,可到了现在,他却没有了把握。

“赵高,你说朕能不能拿第一。”他的语气中有许些怀疑。

赵高隐隐约约地听出来了,“陛下,自然是能拿的能拿的,陛下可是完成了大一统,开创了第一个秦朝,有谁比得你。”赵高如是说道。

秦始皇并没有说话,他看着金榜,有些出神,“他真的能拿第一名吗?”他心里不禁怀疑,世人都说他是个暴君,他也认了,百姓们都不懂。

世人都说他是暴君,修阿房宫、筑长城种种都是例子,可只有他自己才明白为什么筑长城,不就是为了防止匈奴来骚扰自己的子民吗?

世人不理解,他想天道总能明白自己的用意吧。

说来可笑,连他的儿子都认为他是个暴君,挺可笑的。

他本以为自己能榜的,可是接连四个人都不是他,让秦始皇有些怀疑自己了。

—————————

大唐。

李世民看了看榜的第二名,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他配得这个第二名。”李世民读了读刘彻的名字,过了一会儿才说话。

“这第一恐怕就是秦始皇了。”李世民眼睛亮了。

要知道他李世民的偶像就是秦始皇嬴政了。可以这么说,很多皇帝认可的都是秦始皇嬴政。

为什么?就凭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一统天下,秦始皇嬴政位仅仅九年便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551年的战乱,要知道在秦始皇嬴政之前,并没有人能做到,可他秦始皇嬴政偏偏做到了,他做到了一统天下。

“第一应该就是秦始皇嬴政了,”李世民决定他要好好听金榜盘点才是。

—————————

宋朝。

赵匡胤则有些兴致盎然道,“这刘彻都排第二了,第一想必就是秦始皇了吧,想想有点激动。”

宋朝朝臣也有人附和,“比汉武帝还高的也只有秦始皇了,除了他,臣想不到还有谁能比汉武帝高了。”

“比刘彻还猛的只有秦始皇了吧。等着看吧。”赵匡胤乐呵呵地说。

“也不知道第一名奖励是什么,挺期待的。这第一名奖励一定比第二名的奖励更好吧,也不知道是什么。”说着说着他竟然破天荒的笑了起来。

而很快,五大帝王榜,第一名就要公布了。

各朝的皇帝和百姓都眼也不眨的看着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