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简体字与活字印刷(1 / 1)

长乐公主李丽质又来东宫了。

不过这次没了拖油瓶李治,而是代表长孙皇后来的。

“大哥,你次生病的时候,父皇和母后在佛堂跪了一夜!”

李丽质气呼呼叉着腰,看着大哥李承乾道,“你呢,你倒好,病好了不说去看看母后,反而在这做什么木工!”

“啥?你说啥!”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跪佛的事,没人敢跟他说,也只有李丽质这个长女不怕。

毕竟是皇帝下跪,普通大臣说出去了,估计九族都得谢谢他。

但女儿就不一样了……

“我说……”

李丽质又原原本本的把话说了一遍。

这是李承乾怎么也没想到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竟然为了他跪佛?

帝王不跪天不跪地,却为了长子跪佛。

李承乾心里瞬间悸动,“大妹,等大哥能出去了再去看望母后吧!”

“哼,这是大哥的事,大哥自己决定就好!”

李丽质心情好了不少,又呆了一会儿,和大哥讲了讲国子监的趣事后,这才离开。

“哎,欠的债越来越多了!”

大妹走后,李承乾望着房梁,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他记得,历史记载,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因病去世,大妹李丽质也没有活多久。

以他现在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去避免这些,长孙皇后的恩情他暂时还不了。

但李世民的恩情……

想到这,李承乾心中隐隐有了决定。

“虽然我不是原来的李承乾,但你们待我恩重如山,我总得回报你们一点,不然我这心里有愧啊……”

说完,李承乾拿起毛笔,熟练的在纸写起了一排排字,以及一些奇怪的符号。

东宫的深夜,灯火通明……

……

翌日!

孔颖达带着书童再次来到东宫后,却没见太子出门相迎,当下就有些不爽。

老头很倔,你是太子,我可以拜你,但你又是我学生,你就必须以学生之礼对我。

咱们各论各的,这是礼节。

孔颖达越想越气,杵着拐杖就进了东宫,直奔李承乾的寝宫而去。

然后站在门外的丫鬟却是告诉他,太子在偏殿书房,一夜未归。

“哼!定是在摆弄那些不务正业的东西!”

孔颖达冷哼一声,杵着拐杖哒哒哒的走向了偏殿。

“来了啊,老师!”

李承乾正奋笔疾书呢,听到拐杖的声音,头也没抬的招呼了一声。

“宫女说,太子殿下一夜未归?”

李承乾这才愕然的抬头,竟然发现外面的天都亮了!

“啊,天都亮了?”

孔颖达更气了,杵着拐杖在书童的搀扶下,来到了李承乾面前。

“让老夫看看,太子殿下在写什么?”

说完,一把拿起李承乾放在桌的纸,仔细看了起来。

当看到面都是些看不懂的符号后,孔颖达眉毛一挑,“臣还以为太子殿下一夜不睡,是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可没想到,太子殿下又是因为这些不务正业的东西!”

孔颖达气的胡子颤抖,举起拐杖就要打下,却被李承乾一把抓住了拐杖。

“老师,本宫这次可不是什么不务正业!”

李承乾双眼通红,拿过一张纸,指着面的一个字道:

“老师可认得这是什么字?”

孔颖达定睛看去,“这是家字!”

李承乾点了点头,唐朝书写以楷书为主,某些字和后世的简体字一样。

“那这个呢?”

李程乾又指着一个字道。

孔颖达看了一眼,摇着头,“老夫三岁习文断字,如今已有一个甲子,却从未见过这种字!”

你没见过就对了!

李承乾心里吐槽一句,指着面的字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一种简化字,书写简单,笔画偏少,能更好提升书写的时间和效率!”

李承乾得意洋洋的看着孔老头,等着他的震惊,却被孔老头一阵痛批。

“荒谬!”

“文字乃古先闲流传至今,岂是殿下说改就改的?”

“而且,此字难以辨认,用处不大,太子殿下莫要在枉费心机,将精力花在如此糟粕之!”

李承乾当时就怒了,你丫的说后世的简化字是糟粕?

“老师所言,学生不认同!”

李承乾也动了火气。

“自秦汉以来,文字几经变化,哪个不是后人改的!”

“再说,始皇帝当年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方有当今天下的一统!”

“文字,是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和记载,若始终遵守先贤之道,谈何进步,谈何发展?”

“若不去其糟粕,留其精华,那也不会有至今的盛世!”

李承乾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犹如惊天之雷,炸响在孔颖达的脑海里。

“可,可……”

孔颖达想说,可你所谓的简化字,却不如之前的字让人容易辨认。

但他还没机会说出口,李承乾便抄起一张纸扔在了桌。

“老师,这东西我叫他拼音,一共有二十六个,只要记住这二十六个拼音,再去学习这简化字!”

“我相信,大唐境内,再无目不识丁之人!”

孔颖达犹豫了一下,“殿下,识文断字,不是谁想就能做到的!”

这点,李承乾自然知道,唐朝的造纸技术很垃圾,要造一张纸很贵。

竹子虽然便宜,但又重,能记载的东西也不多,往往刻一本书的花费,甚至都赶得用纸了。

“啪!”

接着,李承乾又掏出了一张纸。

“这是纸张改良技术”

不等孔老头震惊,李承乾又“啪”的掏出一张纸。

“这是活字印刷术,老师若是不懂,学生这里有样品!”

活字印刷术虽然也不简单,但李承乾只是做一个几个字的印刷版,告诉这些人原理就行了。

当看到活字印刷的效率和功能后,孔颖达终于不淡定了。

这东西意味着什么,孔颖达这个山东走出的学子,在清楚不过了。

这意味着名留青史,意味着学术的大爆炸,意味着,人人都能读书。

而这些,都是太子殿下鼓捣出来的东西。

这样的太子,真的是不务正业吗?

孔颖达想着,随后朝着李承乾行了一礼,“太子所言若为真,那老臣,替天下仕子,谢过太子……”

晌午时分,孔颖达走了,带着太子给他的那些纸张,急冲冲的去了太极殿……

(求鲜花,收藏,月票,打赏,评论,拜托赏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