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万事万开头,如一团毛线似的,理不清个头绪,一切都百废待兴,啥都没有,啥都缺。
但最为紧急的毫无疑问是住处问题。
为此,林树,决定在后世3亚地界大兴土木,雇佣本地人八十万以,男女齐阵,营建新城。
新城不需要建城墙这种巨量耗力,对林树来说又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东西,初步规划五个区!
东南西北中!
每个区都至少可以容纳二十万人居住。
统一烧制红砖加以水泥钢筋,建造六层高的楼房,类似于后世小区那样子,然后将大区分割成一个个小区,好方便管理和分化。
当然,没有公摊面积,成本价售卖,这很重要!
大明帝国第一条法律就是,帝国所有领土都归皇帝一人,任何人都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也就是任何人,包括必然出现的帝国政府都没有权利买卖一寸土地。
这需要一个拳头大到,一拳头就能砸碎整个帝国的皇帝,才能颁布如此诡异的宪法。
当然,这在林树这里没有丝毫阻碍。
规划没什么问题!
人,整个琼州的人都饿着肚子呢,天天做梦都盼着能挣到点工钱。
资金,也没什么问题。
但水泥没有,红砖没有,木材没有,橡胶没有,玻璃没有,啥都没有。
“艹!”
林树恨恨的暗骂一声,不得不再咬牙切齿的组建所谓的建筑公司,用以制造盖房子的各种材料。
就叫皇家建筑公司一局!
这个公司就交给小太监承恩暂时监管,将负责营建新城的所有事情,包括雇佣人手,制造原材料,设计、装修,等等……
在准备了长达半年之久后,工人数量在一万以的砖厂开始产出红砖,产量可观且稳步提升。
数千人辛苦劳作的水泥厂也开始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大量水泥。
橡胶琼州没有,只能通过系统兑换然后加工成塑料,这玩意可是新东西,在林树通过系统外挂辛苦教导好几个月,才勉强能产出。
玻璃之类的就比较容易了,不过现阶段产的玻璃虽然透明度和光滑勉强还行,但却特别易碎。
林树知道怎么办,但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不过相信很快就能造出适用于做窗户的玻璃。
下配套,总计动用了百万人以的营建新城计划,正式进入关键环节。
这几乎将现在整个琼州府三分之一的人力都扑在了这件事情。
这是极为可怕的,在正常社会中根本不可能,所有人都当工人去了,谁种地?谁织衣?
没粮食没衣服,金银再多又有什么用?
这对林树来说自然不算什么。
兑换,直接从系统兑换!
一金币能兑换出七百千克的大米,每天最多只需要三四千金币,就足够兑换出一百万人吃到撑的粮食,还吃的挺不错。
这场可以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建设项目,在月消耗两百五十万金币,也就是三千多万两白银中,浩浩荡荡进行着。
当然,实际消耗远远没有这么多,差不多五分之一。
首先林树给每个人定的工钱是每月二两银子,可工人和他们的家人总得吃喝穿衣服吧?但现在一大半可以劳动的人都在从事跟林树有关的工作。
自然没人种粮食,没人织衣服。
那么他们就得购买,但大家都没有,跟谁买?就只能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才乖乖还回去。
换成一袋袋粮食,一件件衣服。
林树付出部分金钱,得到了一座堪称世界一绝的大城,以及各大产能夸张的工厂,和许多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的工人。
而百姓呢,虽然忙活到头来并不能存下多少钱,但吃的东西、穿的东西无疑更好、更足。
这就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而这仅仅是开始,等到后来自身的产能溢出,到外面争夺到大量市场的时候,这时候,民众手里的钱就会大幅度多起来。
不过即便是五分之一,每月的消耗也是极为恐怖的,将近五十万金币,而林树拥有的金币,最多也就支撑一年多的样子。
按照目前这个速度,一年的时间差不多完工了。
不过,还得想办法打开财路搞钱,当然,也不急于一时。
站在高处俯瞰连绵数十平方公里如火如荼的工地,林树经过思前想后,亚龙湾包括后世的3亚地界,正式更名为龙天府。
龙天府的建设是一个浩大无比的工程,抛开技术层面,单从工作量来说远超后世所谓的航空母舰。
即便是后世,也极少数有国家拥有这样的组织力度!
这也就是一百多万人中,混进去了二十多万,林树能够如臂使指的系统人员,才能做到。
这半年来,林树也没闲着,抄写军事改革,设计军服,设计步枪之类的迫在眉睫的东西,也把他折腾的够呛。
在半年前,刚到琼州不久,林树就下令从那些新加入的大明子民中挑选出两万多人,组成了初始版大明帝国皇家陆军。
在以后大明皇家陆军只维持军、旅、营,排四个军事单位,方便管理和整编,没必要全套。
暂时分编为两个特级旅,每个旅一万一千人,第一旅长为王伯沐,就是天津水师投降的那个。
第二旅旅长则就是咱大清的铁血铮臣岳武飞了,这个沙雕,最终还是想白了自己的立场。
暂时就先进行一些简单的基础体能和专业格斗训练,他们都只是普通老百姓,需要经过长时间、高强度训练才算是士兵。
现阶段,每人只配备了一支长矛充当武器,除了训练之外,就是轮流到龙天府工地客窜一下监管之类的。
要知道这可是八十万人同时工作的大场面,军事震慑与杀人立威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