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外放(1 / 2)

大唐万户侯 高月 2102 字 2022-05-08

二天是四月初十是休朝的日子清晨的浓雾已经散朝霞洒在大地上湛蓝的天空铺着整齐地如鱼鳞般的云片也似乎被朝霞的热情感染全部都染成了金红色。

长安城早早地热闹起来运货的马车在大街小巷里穿梭上面或是码得整整齐齐的柴垛或是一袋袋的米盐也有刚刚从地里拔出还沾着露珠的蔬菜马车的目的地是各坊的墟市那里早已经聚集了无数赶来买菜的人猪羊的叫声讨价还价声吆喝马车声混杂在一起显得份外热闹。

穷人家的主妇们握着十几枚铜钱仔细地盘算着每一枚钱的用途;而富贵人家自有下人来操持这一切不用问价钱也不须看货色只将写满了数量和品种的纸头扔下头昂得高高在一片羡慕和羞惭的目光中扬长而去。

这时穿着一身白色细麻短装的李清从墟市边跑过不时停下来问问今天的米价和盐价这是从天宝五年以来养成的一个习惯借晨跑的机会了解民生毕竟他是户部侍郎主管着一国的财政。

今年以来他的晨跑开始没有从前那么悠闲几十名亲信骑在马上远远地跟着警惕地注视着两边的情况墟市里的人也早已习以为常大唐的官员素来没有什么架子就是丞相有时也经常下轿子进市里看看。

还好和昨天一样。他自言自语地笑了一笑神情却微微一松今天就是他当户部侍郎的最后一天了物价还算稳定。

李清的府第离墟市有两里地绕两个弯李清便跑回到了府里他的肚子早饿得咕咕叫进了门便大步流星向内院赶。

老爷早不时有丫鬟和下人向他弯腰行礼李清也笑着向他们一一点头。

李清刚跨进院门。坐在窗前的妻子赵帘便看见了他。笑着向掌控李清饮食大权的小雨吩咐道:小雨老爷回来了可以开饭了。

随便吃一点今天我还要进宫呢皇上要召见

李清一边说一边拉开椅子坐下左右张望一下却不见女儿的影子他眉头一皱道:小家伙呢难道又睡懒觉了吗

爹爹我在这里呢

砰地一声一只小脑袋从李清膝下钻了出来。脑门正好撞在桌子边缘她呆呆望着爹爹眼睛却慢慢红了忽然哇一声钻到李清怀里放声大哭起来。

李清顿时慌了手脚一边替女儿揉脑门一边站起来猛一掌向桌边砍去。嘴里犹自骂道:你这该死的害人桌竟敢欺负我地小娘看我不斩了你

见爹爹威李庭月地哭声也渐渐止了。却腻在他怀里不肯起来李清索性将她抱在自己腿上夹了一点稀饭喂她笑道:将来爹爹回西域你是一定要跟去的。

李郎你难道又要回西域吗

帘儿和李惊雁两人面面相视。眼中皆露出极为惊讶之色李清点了点头外放已经定下来现在要么去苏州为刺史要么去西域我自己想去西域。

大姐这样也好既然杨国忠得势已不可避免。李郎又和他素来不和与其被他暗算。不如去地方上为一方诸侯建立自己的势力。

李惊雁有一点见识当即表示赞成帘儿摸了摸自己隆起的大肚子目光却向李清看去丈夫去哪里都没关系但一定不能丢下她。

李清知道她的意思想了想对她道:既然上一次你能跟我去那这一次应该也没问题只是你得留在京中生完孩子我再来接你。

他回头看一眼小雨又道:惊雁可跟我先走小雨留下来照顾。

爹爹那我呢李庭月揪李清的胡子不肯松手。

哎哟轻一点

李清好容易将胡子拔出来轻轻在她小手上拍了一下佯怒道:你这么调皮自然留下来陪娘了到时候和娘一起走。

李郎不如我也留下来照顾大姐。

李惊雁想了一下笑道:京城我熟人多父王虽不在但还有我两个兄长可以帮忙我还是留下来还是让小雨去照顾你的起居。

算了帘儿没几个月就生了你们都留下来我也好放心就这么定了。

他话音刚落只见大管家连滚带爬地跑进来嚷道:老爷快到门口去圣旨到了.

李隆基这几日出奇的勤政每天都要在他的御书房里呆上四个时辰一方面是要填补东宫缺位所造成权力真空而另一方面他要

子李亨地陪葬:罢相。

在大唐的政体中皇帝与相国有着相互制衡的作用也有着明确的分工一个负责国家大政方针的拟订一个负责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李林甫的宰相才干堪堪只能算及格论才能他比不过励精图治将大唐推向开元盛世地姚崇宋璟说张九龄;论务实他也比不过开拓漕运促进大唐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紧密融合的裴遵庆但他却做了十五年的宰相这是由于他与大唐皇帝李隆基之间有着太多不可告人地内幕。

忠心姑且可以这样说他毫无保留不折不扣地执行李隆基的明示和暗示废前太子李瑛李适之罢章仇兼琼炮制东宫案韦坚案王忠嗣案一切不利于君权扩大的人和事李林甫都忠实地执行李隆基的部署冲锋在前做尽了恶人他就是李隆基的一条狗而现在狡兔已尽是需要将这条狗宰掉以谢天下的时候了。

在相国地继承者上李隆基最终选定了杨国忠他乖巧听话没有政绩基础能力也不突出足以让自己牢牢地控制住他。另外他还是杨家的势力代表。对杨家的崛起李隆基是深思熟虑过的表面看是杨贵妃得宠地必然结果但实际上也不尽然大唐地朝政在很大程度上被世家所把持尤其是地方朝政裴韦崔等等世家他们互相联姻关系盘根错节需要不定时地用一股新鲜的势力来冲击它。李隆基便看中了出身市井的杨家。

用外戚来冲击朝廷地传统势力似乎是大唐的一个传统如唐太宗地长孙氏唐高宗的武氏到现在唐玄宗的杨氏都是一脉相承。

大政方向已定现在需要选择最佳的时机本来赵奉璋揭露李林甫放纵家人强占土地便是一个最好地契机可惜章仇兼琼多事将打击面扩大。激起了众怒使李隆基不得不紧急刹车放了李林甫一马。

最佳的时机已过李隆基便抽身到云端。将杨国忠推出与李林甫进行过招并不时给杨国忠加油助威他一直在旁观若杨国忠有可能将李林甫擒获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将李林甫打入十八层地狱可事实上杨国忠让他失望了。没有得力的干将没有雷霆手段没有适合的策略。

只是不痛不痒地挠了李林甫几下拿走几本帐却将赵奉璋留给了李林甫结果被刑部果断杖毙还有苏州纵火案的证据也被李林甫抢先拿走。

而杨国忠自己呢先是杨琦被李清打断腿而不了了之然后又是他的儿子在妓院将吏部郎中杀死了这一切的一切都看出此人在能力上地怯弱。或许他是在倚赖自己可这恰恰又是李隆基不愿过多给他的。

于是。李隆基的目光又投向李清原本是他的第一人选得力干练素有谋略在东宫案中将李林甫打得灰头土脸按理应是对付李林甫地最佳人选尤其现在章仇兼琼已逝由他来接章仇兼琼的班是最合适不过。

但李隆基的眼光却看到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他是用来辅佐自己继承人是用来取代杨国忠的人选就如同今天他用杨国忠来取代李林甫一般而李清现在最大的弱势就是他的年轻但这也是他最大地优势来日方长须将他好好雪藏起来才是。

这时鱼朝恩轻手轻脚走近低声道:皇上户部侍郎李清在宫门外候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