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尖锐的反对人云亦云,批判迷信权威,也就是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要尊重自我本性
这个就太狠了要知道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就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孔子的思想行为,便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孔子的好恶取舍,也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到了宋朝朱熹,又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lun理主张,要求所有人都遵守儒家的纲常道德,要消灭个人的欲望,而作为欲望的主体,本我真心也必须被扼杀
所以李贽的思想,与传统的程朱理学针尖麦芒水火不容,令那些卫道士感到如芒在背,当然要除之而后快了。
~~~~~~~~~~~~~~~~~~~~~~~~~~~~~~~~~~~~~~~~~~~~~~~~~~~~~~~
了解了李贽现在的处境,沈默对他的不满也烟消云散了,给他斟一杯茶道:宏甫兄,对将来有什么打算
李贽抬起头来,道: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李贽,你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沈默不禁哑然失笑道:想到哪里去了像你这样宝贵的财富,我唯恐留之不及,又怎会往外推呢
李贽不信道:像我这样的麻烦,哪个上司不是拼命往外推,你怎么会例外呢
沈默微微一笑,盯着他的眼睛道:那我问你,你的学说是对还是错
当然是正确的了李贽提高声调道,他愿意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学术,被沈默一问,便如斗鸡一般,竖起了浑身的羽毛,仿佛要随时开战一般。
别激动,别激动,我可不愿跟你辩论,沈默赶紧摆摆手道:我只是想问问你,如果你的学术推广开来,对这个国家有好处还是坏处
李贽顿了顿,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缓缓道:歪理和谬论也许会带来一时的好处,但时间一长,其害必现说着直视沈默道:而正理和真相,也许会带来阵痛,但阵痛过后,却可以纠正错误,让事情的发展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那你是歪理还是正理呢沈默微微笑道。
我坚信,正理站在我这一边李贽坚定道。
那不就结了沈默两手一摊,脸上还是挂着那种淡然的笑容,道:既然正理站在你这边,我又有什么理由赶你走呢
李贽一直冷漠的双眸,一下放射出闪亮的光道:难道您不怕我给您带来麻烦一直以来,他让绝大多数官员敬而远之的主因,不是因为无法接受他的学术,而是大家都唯恐他会带来麻烦,影响自己的仕途升迁。
如果这麻烦是因为坚持真理带来的。沈默轻柔缓慢而又坚定道:我认了。
听到沈默我认了三个字,李贽的鼻头一酸,两眼一片水汽氤氲,颤声道:谢谢大人这个坚强的汉子,哪怕是在一家人吃不上饭,沈默雪中送炭时,也没有说一声谢谢,因为他认为,别人对自己好,自己记在心里,找机会报答回来就是了,没必要轻易将那两个字说出口。
饭团看书
但现在,他的心中被感动充满,非得说点什么,才能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
~~~~~~~~~~~~~~~~~~~~~~~~~~~~~~~~~~~~~~~~~~~~~~~
度过了最初的激动,李贽深吸口气,平复下心情道:大人也认可我的观点吗。
沈默摇摇头,笑道:虽然这样说有些失礼,但我不得不告诉你,其实我并不太了解你的学书。
李贽的脸一下拉下去道:莫非大人消遣我不成道不同不相与谋,他可不相信,一个不认同自己观点的人,会甘愿为自己承担麻烦。
于是他听到了这一生中,最为震撼他心灵的一句话
只听沈默轻声道:不管你持何种见解,我都会捍卫你表达观点的权力。说着笑笑道:不止是你,也包括所有人。
这对李贽的冲击,不啻于他的理论对别人的冲击,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掌握话语权的一方,一定会消除不顺耳的声音,还没有谁能大度到,让所有声音都响亮的发出,让百花齐放,让百家争鸣的。
但这位年轻的祭酒说,他要这样做
李贽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又听沈默接着道:我相信理不辨不明,只要是真理,就经得起任何人辩驳,所以我会请你们这些学者,在国子监的三公槐前辩论,让全国子监的学生旁听,到那时是非对错自在人心,任何虚伪的言论,都会无所遁形。说着看一眼李贽道:宏甫兄,你准备好上台了吗。
李贽登时热血上涌,激动道:随时奉陪
很好。沈默淡淡一笑,却道:但你的童心论还很不完善,只有论点,但没有足够的学理上的阐述,这样难免理论不足,临场要用诡辩来抵御,即使胜了也难免落入下乘,让对手和听众心中不服。
李贽没想到沈默一针见血,直指自己的要害,面色一阵变化,最终还是诚实的点头道:我还没有做好准备。
等你准备好了,随时来找我。沈默点点头,道: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不战则已,战则必胜李贽轻声重复一句,双目中放射出坚定地光道:我会全力以赴的完善自己的学说,直到战则必胜为止
很好。沈默点点头道:但在三公槐辩论前,就不要再多费口舌了,那种辩论没有意义。
我明白了,我会积攒力量,等待那一天的。李贽又一次点头道。
很好
分割
昨晚写新章节前,按惯例要先看相关资料的,于是打开了李贽的作品,本想看看就开始工作的,谁知一看就看到下半夜,然后今天爬起来继续看。倒不是他写的有多吸引人,而是我意识到,这一章将是本书下半部推演的重要一环,如果处理不好,对历史的推演就成儿戏了,所以不得不慎重。
另外,下一章大概一点吧。
第五五二章扞卫
第五五二章扞卫,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