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初,临时皇宫——其实就是县衙大堂,正在紧锣密鼓地布置着。
\&龙袍呢?龙袍在哪?\&严尤急得满头大汗。
裁缝铺孙寡妇慌慌张张跑进来,手里捧着一件绣着\&新\&字的龙袍:\&将军,只找到这个...\&
\&这是王莽的旧龙袍!\&陈茂惊呼。
\&管不了那么多了!\&严尤抽出佩剑,\&唰\&地削掉了那个\&新\&字,\&孙大嫂,赶紧绣个'汉'字上去!\&
孙寡妇手一抖,针线活出了岔子,龙袍下摆被扯出个大口子。\&完犊子了...\&她急中生智,从怀里掏出块红布补了上去。
与此同时,石匠老张正蹲在院子里吭哧吭哧地凿石头。
\&老张,玉玺刻好了没?\&陈茂焦急地问。
\&马上马上!\&老张抹了把汗,\&就是这'受命于天'的'天'字咋写来着?\&
正在试穿龙靴的刘望闻言,光着脚丫子跑过来:\&画个圈代替!俺娘说过,天就是圆的!\&
午时三刻,随着三声破锣响,登基大典正式开始。
司礼官——原县衙师爷赵老头紧张得直哆嗦,扯着嗓子喊:\&吉时到——\&然后小声问严尤:\&大人,接下来该喊啥?\&
严尤赶紧递上小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哦哦!\&赵师爷清清嗓子,声音突然拔高八度:\&奉...奉那个...天承运...\&
刘望穿着补丁龙袍、趿拉着挤脚的龙靴,一瘸一拐地走上台阶。那模样活像个偷穿大人衣服的庄稼汉。他刚接过\&玉玺\&——那块刻歪了的王田令石碑,就差点失手砸到自己的脚。
\&那个...朕...\&刘望憋得满脸通红,突然瞥见台下眼巴巴望着他的百姓,灵机一动:\&从今儿起,吃饭管饱!\&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万岁!\&
\&陛下圣明!\&
\&比王莽那个龟孙强多了!\&
卖炊饼的王老汉激动得直抹眼泪:\&多少年没听过这么实在的话了...\&
登基宴席就设在县衙前的空地上,二十口大锅同时开伙,炖肉的香气飘出三里地。
\&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来!\&陈茂维持着秩序。
第一个应聘的是个白面书生:\&陛下,臣精通《周礼》,能背诵...\&
\&下一个!\&刘望头都不抬,正忙着啃猪蹄。
第二个是个账房先生:\&臣会写七种字体,精通算学...\&
刘望打了个哈欠:\&会种地不?\&
这时一个黑脸汉子挤上前:\&陛、陛下,俺会养猪!\&
刘望眼睛一亮,油手在龙袍上擦了擦:\&好!封你为...为那个...猪...猪...\&
严尤小声提醒:\&牧监。\&
\&对!养猪大臣!\&刘望一拍大腿,\&去把县里那个五均官署改成猪圈!\&
未时整,陈茂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宣读新朝国策:
\&第一条:种地的不用交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