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五胡乱华历经 200多年,是中原战乱最频繁、民众饱受外族欺辱的时期,自从西魏权臣宇文泰(公元 535~551)发明了府兵制后,中原人的个体战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历经北周、隋朝的发扬光大,才完成了驱除外虏,结束动乱的伟业。
隋文帝时期(公元 581~604),府兵的战力发展到鼎盛,此后的帝王则不断弱化府兵制的功能,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 742~755)府兵制被彻底停废。
宋成第一次见到他现在的父亲时,就被他手持短刀给狍子开膛破腹给震惊了,如今他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家里还有战马、长枪、猎叉、腰刀、弓箭、盾牌等。
从记事以来,宋成的生活就是猎杀和躲避猎杀,出于男孩和猎手的本能,他对每件兵器都爱不释手。
宋成的父亲宋时州有几十年的实战经验,再加上百年来战乱频繁,经过数代人铁血传承,对冷兵器杀人技能有着深刻理解,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熟知各种兵器长处和短板。
世上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将自己的技能传承给下一代了!。
父亲特意淘换了一件上好的枪杆粗料,所谓上好的枪杆粗料必须是在硬木树的主干上劈制的木料,然后还要自然放置二年以上,待其彻底定型后,才能制作枪杆。
这是一根稠木,其特性是质坚、不易开裂、有弹性,是制作枪杆的最好材料。父亲让儿子打下手,一起制作枪杆,将这个粗料仔细刨刮,确保材料被修整的笔直,首尾粗细一致,截面滚圆,最终制作成了一根直径 30毫米,长 1.5米的木棍,然后上漆---阴干---打磨,如此往复三道,一根油光锃亮的木棍呈现在眼前。整个制作过程历时六天才得以完成,在这些天中,从第一天开始,每一天过后宋成都觉得已经做的很好,但
第二天发现,会被制作的更好,当最终父亲满意地将成品交到宋成手上时,宋成捧在手上,反复抚摸,吃饭时都舍不得放下。这次制作过程,宋成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体会到了什么是精益求精。
从此,宋成拿着这杆没有枪头的枪开始学习枪法了,当然是从基本功开始练起:
起手式:弓步端枪,枪身前高后低,枪尖斜指前方。
平刺:要求稳、准、疾,枪去枪回一条线,连续突刺不走样。
拨挡:转腕拧枪,不要多余动作,压偏敌方刺来的兵器。
撩挑:对敌方用兵器扫、劈、砍的进攻方式,以撩或挑的方式将敌方用兵器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