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1 / 1)

打搅南宋 冯妙指 1761 字 2022-03-13

第七章谁说女子不如男

赵诵将度牒收入袖口,见赵平一脸呆样站着,忙招呼他去厨内打下手,这几日吃赵平烧的饭菜,他吃的有些水土不服。

赵平虽会烧火做菜,可那菜做的无不是寡淡,不入味,饭也生硬,此时他一个激灵劲儿,忙系了衣袍,匆匆跑去院落搬柴火,回来时见到赵诵正在砧板上剁肉,那动作很是灵敏,像是浸淫厨艺多年,赵平伸出脑袋看去。

赵诵没有注意到赵平的表情,待锅烫热后,将油倾入锅中,“滋溜”一声,菜油泛出香味儿,赵诵一股脑儿将猪肉倒入锅内,飞快翻炒着,嘴里头还哼起小曲儿来。

赵平在灶台火炉翻着柴,看着烈火,此刻心思早就飞到其他地方去了。

纵观这几日,从一开始有人送赵大哥龙团凤饼这事上,赵平知道那茶不是寻常人家所能拥有,若那时只是他管中规豹,但今日偃溪大师亲自上门送度牒,却是时见一斑,偃溪大师可是受官家青睐,禅宗大能......赵平考较其他人,赵大哥虽只是个僧人,却能让人送他茶叶,又亲自送度牒的,已是让赵平暗自惊叹。

赵平仿佛在赵诵身上看到了王大哥的父亲,王崇,那个经商能手,不过纵然是王崇,或是他过世的爹爹,也没有这么大的能耐,接触到他们不能接触到的一些人。

赵平知道做生意就要能人脉,王家做生意也要人脉,不过大多都是临安行会的人,从商的凡夫俗子,再厉害点,也只是一些官儿。自王家落败后,王家生意上的人脉也大多散去,只有极少数人,那些人也大多同情王家。

赵平觉得若是重新开张做生意,不知道那些人还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可做生意哪有那么简单?

手里头的钱是王大哥的,不是他的,以前生意上的老主顾,又岂会听他的?

这世道,总归要讲利啊!

赵平很想问问赵大哥为什么会认识那些人,但是他想了想,也就不问了,这个太唐突了罢。

可是赵大哥拥有人脉,不做生意岂不是太可惜了么。

赵平被自己的想法吓坏了。

赵大哥会做生意么。

不过看赵大哥能说会道的,应该不差吧,至少要比自己好多了。

“小平儿啊,火不够旺啊,是不是没柴了?”赵诵看到锅内油温不够,连称呼赵平都变了,揶揄道。

赵平猛然间听到赵诵问他话,这才意识到灶台内的柴火快烧完了,方才想的太入迷了,居然没继续添柴,忙抱歉一声,添了一把柴后,焰苗儿才蹿高。

夜色深沉,周身一股肉香味道远远地飘了过来,赵平饥肠辘辘,只见赵诵手中正端着一盆红烧肉而来,那肉透着诱人酱红色,香气扑鼻,正冒着热气。

赵诵又依次端上来其他菜,衣裳下摆因烧火做饭,系在了腰上,袖口卷起,额面上满是汗水,手上则沾满了油腻,那样儿宛如酒楼的一小二。

“吃饭了。”

赵平早就饿了,正打算夹起筷子,却见赵诵飞快往嘴里送了一块肥肉,三两下就没了。

赵平一脸不解,“赵大哥,你不是僧人么,怎么吃起肉来了?”

呀的,平儿这小伢儿居然管我吃不吃肉,赵诵虽然知道僧人不能吃肉,不能沾染荤腥,否则就是破了戒,但他不是真和尚,再说这度牒只是个假身份,于是笑道:“俗话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赵平也没想到赵大哥居然如此离经叛道,忙左右一扫,低声道:“佛祖听了要怪罪的。”

赵诵依旧笑言,“没事,似我等云游僧,吃肉也是修行的一种,佛祖听了,不会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

赵平不禁愕然,却被赵诵的话回的哑口无言,果然赵大哥能说会道,见识非凡,不是他一个平头百姓所能明白的。

这一想之下,赵平更加确定赵大哥的不凡之处了。

不多时,二人便吃得桌上菜肴一空,腹中大饱,赵平打了一个嗝儿,没成想今天吃得太有滋有味了。

赵诵剃了牙道:“小平儿,我的厨艺还行乎?”

“赵大哥若是不开酒楼,一身厨艺实是太埋没了!”赵平忽然拍起马屁起来。

赵诵好像在一篇报道中看到过,想致富,就去宋代开酒楼,保证你赚的盆钵满钵的。

“你确定可以开酒楼,不过这酒楼开张颇费钱。”赵诵想了想,他手里头钱真的不够,还余九贯多,买些菜还够,但开酒楼不光要租酒楼,花费装修,还要人工,买菜钱.......不够啊,实在是不够,而且赵诵也能自信到一吆喝就有人参股,即便是找苏家,那苏婉也够他费点气力了。

那鞋子也不知道苏家做出了没有?如果卖的好,他就可以获利了。

赵平这才道:“开酒楼确实费钱,不过倒是可以试试。”

赵诵道:“你确定。”

赵平看到赵诵的眼神,以为对方又要啰嗦,便不再多言。

正月初一日,大宋朝廷正式改元,仍以宝佑二字为年号,今岁便是宝佑六年。

十四日正午时分,苏家终于派了小厮前来,赵诵估计或是制鞋那边有了苗目,便再次登门。

苏家绸缎铺内,苏婉与李掌柜见到赵诵临门,忙起身相迎,邀入后堂商议。

赵诵见二人表情很是平静,不知二人要摇拨浪鼓还是撞打点鼔,便问道:“可有什么问题么?”

那李掌柜不多时拿了一双鞋过来。

赵诵看到那鞋,应是一双女子绣花鞋。不过这鞋与那椰子差别很大,但跟同时代的其他鞋比起来,差别更大,更难得的是,李青还在鞋子的样式上做出了改变,他设计了些花纹,点缀其上。

此鞋就像是一个艺术品一样。

没想到它在李青手中已经日臻完美,只要李青多花点心思,这鞋日后还可以更精致些。

“果然太完美了。”赵诵称奇,问二人,“这双鞋打算什么时候大量制作?”

李青与苏婉二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道:“不大量制作,只做一小部分。”

“物以稀为贵,只供贵族么?”赵诵已经确定苏家的计划,忙拍手赞道,这一点他居然没有想到,苏家居然想成为后世的香奈儿、纪梵希,这么一来,他也就放心了。

“是。”

苏婉前段时间已经派人去调查赵诵的身份,只是没想到他是一个云游僧人,官府中也可以查到度牒,而且赵诵身世的确可怜,母亲离世,才皈依佛门。

苏家虽是大户,但商人身份摆在那儿,还是上不了台面,前些年,又耳濡目染临安大商户破产落败之事,觉得这世道若是只有钱,不够,苏家这些年已经朝大内靠拢,又结交达官贵人,以免日后落得破落不堪。

而苏婉也读过不少书籍,不过家中虽有教习,但最不喜欢读一些四书五经,常读一些奇闻异志,比如陶朱公的《计然篇》、《商训》等。

苏婉要强,要成为巴寡妇清,要成为富可敌国的女强人,她觉得女人不是给男人生孩子的工具,即便是将来没有男的看上她,她也不会失望,她自信经商天赋也比男人强,若是无子,临安城内,有不少遗弃的流浪幼童,朝廷重视慈幼之政,如今有慈幼局、慈幼庄,婴儿局、举子仓,苏婉也捐了不少钱物,苏婉决定将来抱养几个。

这些年大内采办,苏父已经渐渐将采办权移交给她,又认识升国公主殿下,结为闺友,眼下朝中阎马丁宋弄权,虽是鄙夷,但苏婉私底下也与这派势力走的很近,不敢轻易得罪,而在朝堂内外,更是也结实不少达官贵人、王公勋贵的,常去参加聚会。

她是苏家二房独女,苏父无子,将来自然要继承苏家产业,不过还是有许多人指指点点,特别是苏家的叔叔伯伯婶婶,虽然跟她有血缘关系,但是那些人虎视眈眈,想要从苏父口中撕咬一块肉。

特别是最近几年苏父的身体每况日下,苏家内斗,勾心斗角,苏家大房、三房的那一帮子都不是善茬,更是以当朝官家崇尚的理学约束、羁押她,让她放弃执掌苏家,都劝她早日嫁人或者选个上门女婿。

端的是什么心思,不就是让她放弃苏家产业的继承么,女子出嫁,就成了泼出去的水了,到时候身为外妇,在苏家就更没有话语权,选个上门女婿,估计也就是个乖乖听话的茬儿吧。

笑话,那是父亲的心血,苏婉不会让父亲的心血白流的。

苏婉想要突破一切,所以这些年很是忙碌,在苏家商业上也插手不少,这一次能够找到鞋子这突破口,也算是老天爷降落下来的福气罢。

“诵哥儿就不打算还俗么?”苏婉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有私心的,她希望手下能多个人帮自己,哪怕现在还只是合作商。

但在赵诵认为,这苏家小娘居然也打探自己身份,不过他的身份有据可查,确信无疑,但这也足见对方对他的重视了。

“自然要还俗,我当初以为脱离凡俗,就能脱离苦海,逍遥自在,现在想想,还是凡尘好。”赵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