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殷家人曾经再次出面提亲,说两家要再亲上加亲,问天羽是个未成年人,显然是不能够肩负如此重任的,所以这个重担就落在了问天翼的身上,
但是因为在当时问清远已经下定决心要和殷家决裂,只不过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和撤资的理由罢了,
用三国演义当中关羽所说过的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虎女焉能嫁犬子,”
而殷家真正的目的,就连我在听闻这个事情都能够想得明白,换做问清远这根“老油条”,又怎么可能察觉不到呢,
如果答应,那么问天翼显然是嫁入了好人家,在外界看来我们两家门当户对,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而问天翼如果真的嫁过去的话,那在殷家的地位肯定不会在问韵丽之下,
说得不好听一点,殷家财产的下一任继承人就会是我这位姐夫了,
但是问清远根本就不可能让这成为现实,一旦问天翼嫁入殷家,就等同于将问、殷两家栓得更死了,到那个时候问清远问清远除非是彻底吞并殷家的产业,否则就得砸更多的钱给殷家,
而关于殷家的产业,问清远起初也有过想要吞并的心,但是随着问家的蓬勃发展,殷家的这份产业就由一只整鸡逐渐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是从问清远对于问家长远的发展来考虑,弃之要远比食之更为有利,借用早些时候黎叔所说过的一句话来总结:“殷家不论曾经多么觊觎问家的产业,也不管他们当年心怀何种鬼胎,但是他仍旧是问家创业以来,为数不多的可靠盟友之一,但凡你姑父现在有那么稍稍一点干劲儿,让你爷爷看到那么哪怕是一个小手指肚那么丁点发展的希望,你爷爷都不愿意做这卸磨杀驴之事,”
但是还是那句话,商场如战场,你不想着去杀光你的敌人,那么你迟早就要被你的敌人斩尽杀绝,
现在殷家虽然已穷途末路,但是不管怎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也正是因为早些年迫于无奈将问韵丽嫁入殷家的这个无奈决定,使其成为问清远现在想要同君家合作的唯一掣肘要素,
我的这位姑父,虽然不是一个好商人,但是他却是一个好丈夫,好女婿,尽管当年问韵丽是迫于无奈嫁到殷家,但是我的这位姑父却并没有因为当时问家陷入困境,在问家一时不振的这段时间内瞧不起问韵丽,给问韵丽小鞋穿,相反夫妻俩这么多年同进退,共患难,已经形成了深切的夫妻情谊,
现在问清远既想要摆脱殷家,但是碍于姑父的面子,问清远也不好让他下不来台,所以问清远虽然积极努力在寻求和君家的合作发展,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却并没有明确表示因为同君家的合作就彻底放弃殷家,
这也是问清远的高明之处,从他回绝了让问天翼下嫁到殷家的这个举动就不难得出,他这是有效仿三国时期曹操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而是他的儿子曹丕称帝,追授他为皇帝,
问清远现在的想法是,我虽然放弃了殷家,但是我不会亲自去说,等到有问天羽和问天翼其中一个继任了他的位子之后,由后来人去彻彻底底的去撕破这层皮,
这也就是为什么刚刚问清远在打发我的时候说他要和问韵丽去商量和君家合作的事情了,问韵丽自从嫁入殷家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再过问过问家产业方面的事情,而此番是问清远特地叫她回来的,商量的又是和君家合作的事,其目的很明显,就是借助问韵丽是殷家儿媳妇的这层关系,来照顾殷家人的感受,
她既骨子里是问家的人,肯定会对问家做出绝对有利的选择,而另外一方面她名义上是殷家的人,问清远既然不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那么去考量殷家人的感受最好的讨论者,自然而然也就是问韵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