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魏雪仪到访(1 / 2)

帝都情况越来越不明朗,眼见接近年关,曾文江收到很多举报密函,揭发谁的都有,且证据确凿,但最多的便是揭发辰王的,

曾文江虽然刚正不阿,一一将这些密函送到皇上面前,心里却暗生疑惑,辰王久病多年,目前虽逐渐康复,却从未触及朝政,哪来这么多弹劾信函,

事反常必有妖,为官二十五载,第一次在皇上面前动了私情,竟为辰王说起了好话,

而大理寺那边,一直追查杀害平阳公主一家的凶手,说来也是奇怪,五六天过去了,查到的线索时有时无,有些线索虽指向辰王,继续追求却无确切的证据,弄得大理寺卿赵海好不烦恼,

而南边战场已经有七八日没有传来消息,金德宫众说纷纭,大家这个时候也不敢触了皇上的霉头,只好夹着尾巴做人,

要是变化最大的还属顾家,听闻顾家少爷在皇上寿宴那日受了刺激,现在精神有些失常,顾家人将顾少爷送回南部老家休养去了,顾少爷因此失了正三品的官职,大好的前程就这么断送了,

大家都知道辰王身子逐渐康复,皇上存了给辰王赐官的念想,却不知皇上要赐何官职给辰王,引得百官好奇难忍,

辰王的官职尚未下来,大家又听说辰王妃的头胎始终没保住,还是流掉了,王妃好不痛苦,已经闭门谢绝见客了,就连皇后派去的女官都未亲自接见,

岐王跟蜀王似乎耗上了,两人经常当着百官的面掐架,往日那个躲避纷争的蜀王忽地像是变了一个人,经常在朝堂上将岐王怼得哑口无言,他言语犀利张弛有度,纷纷引得百官的好评,

萧瑜励离开的那日,孟紫川的小日子终于过了,她并未给萧瑜励送别,只是叫喜鹊送了一封信函给他,大致内容就是,待辰王事业有成后,假如对方尚未娶亲的话,她就亲自前往楚国找他,

喜鹊满脸失望地在孟紫川面前嘀咕,“这摄政王走得也太匆忙了些,都不晓得跟小姐见上一面,”

转念又埋怨起孟紫川,“小姐,你也是的,摄政王悄悄约您三次,您都狠下心来不去见他,难道你不喜欢他了吗,”

孟紫川看着摄政王托喜鹊带来的翠色玉佩,上面张扬地刻着一个“励”字,喜鹊告诉她,将来拿着这枚玉佩可在楚国畅通无阻,

而她却在想,这枚玉佩跟凌晟鸣给的羊脂玉哪个值钱,要是卖掉的话,能换多少银子,

萧瑜励离开的早上,在勤政殿跟皇上单独聊了半个时辰,当天下午,皇上特地将凌晟鸣召进宫中密谈一个时辰,不久后张德禄就去辰王府宣旨,赐辰王正三品抚军一职,特去梁州安抚烈焰军,明日就开拔出发,

消息一出整个帝都都乱了,帝都每家高门大户各怀心思,岐王又惊诧又羡慕,蜀王竟畅快地大笑一下午,庞丞相第一次坐不住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不得不去趟钱丞相府邸,

而孟紫川却高兴的要蹦起来,她终于可以离开帝都去外面看看了,

因为消息来得突然,凌晟鸣亲自携了孟紫川去别院探望了刘氏以及忆郎,

刘氏生怕孟紫川跟上去受苦,却不好劝说女儿留下,只是一个劲地叮嘱她万事小心,

去了忆郎那里,孟紫川明显感觉到忆郎长高,凌晟鸣给忆郎请了文武师傅,现在的他功课和武艺双双练习,将来定能成一番大业,

趁忆郎跟凌晟鸣在院子里比划,英娘将孟紫川叫进屋子,她表情为难地看着孟紫川,思虑再三才说:“大郎在世时,曾在我面前提过魏姑娘一两句,倒也没说什么,不过有句话我却是记住了,”

孟紫川跟英娘接触过几次,自知英娘不喜言语,自然也不会大嚼舌根,遂问道:“大哥说了什么,”

英娘犹豫再三才说:“这件事你知道就好,自己有个防备就对了,大朗说――雪仪从不柔弱,她向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是个会审时度势的聪明女子,”

孟紫川微微一笑,只当是英娘的醋话,应和道:“大哥夸赞的极是,如若不然,大哥跟辰王岂会同时喜欢上魏姑娘,”

英娘立即否决,直言道:“王妃有所不知,大郎说这些话时并非夸赞,而是严肃,甚至……惧怕,”

孟紫川一怔,没想到大皇子对自己的未婚妻竟是这种评价,

英娘又补充道:“大郎若还活着,回帝都后第一件事,估计就是跟魏姑娘退亲,”

还有这事,孟紫川好奇起来,他们几个到底发生了何事,莫不是魏雪仪做了什么对不起大皇子的事,或者,大皇子从未喜欢过为雪仪,

果真难猜的紧,

但是这种事,她也不好在凌晟鸣面前透露半句,否则凌晟鸣还以为她跟魏雪仪较劲呢,她可没那闲工夫,

英娘见孟紫川不以为然,她一个没甚地位,且仰仗辰王过活的寡妇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叮嘱,“王妃自己多加留意便是,”

孟紫川跟辰王回到王府时已经戌正,却不想喜鹊匆忙迎了出来,焦急地在她耳边低语道:“王妃,魏姑娘已经在大厅等候多时,”

她来做什么,宣战还是示弱,疑惑是看看她这个王妃长什么模样,

孟紫川也不知为何要将魏雪仪想的如此不济,她沉?不语地随凌晟鸣走进府内,青石迎了出来,扭捏地看了孟紫川一眼,别扭说道:“王爷,魏姑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