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车的时候六王盯着她看了好几眼,她不明所以问了句,六王倒只是笑笑,驱马前行。
不能怪六王故弄玄虚,只是他实在不晓得说什么好,光鲜亮丽的跟春天开出的花儿一样,他满心想夸好看来着,又怕太孟浪,唐突了佳人,他可不会哄!
到了赵府,六王自然被奉为座上宾,连带着南栀也沾光,是赵太太亲自招待,领去后头女眷的屋里。
一屋子莺莺燕燕,总归免不了一套客气寒暄,她是生人不好多话,却也不能干坐着显得太孤高,有会周旋的递话来顺着话头说几句,倒也其乐融融。
赵太太忙了一圈儿,领了位叼着烟枪的婆婆进来,手把手搀到南栀跟前,“这是我们赵家的三老太太,赵夷的亲奶奶,快七十了,没别的毛病,就是眼睛看不见。宋姑娘受累,陪老太太说会儿话吧。”
南栀连忙站起身,安顿她坐下,端茶递到她手里,老太太笑的合不拢嘴,“光摸摸你这手我就晓得你是个漂亮姑娘,只是你别不高兴,老太太我不爱喝茶,只爱烟枪跟话梅糖。”
真是个好玩的老太太,南栀也愿意多陪她,“赵姑姑也爱吃糖,原来是承您衣钵。头先我还忧心她岁数大了牙口不好,现在看见您我可就放心啦。”
“你嘴这么甜,恐怕也吃糖了!”老太太哈哈大笑,笑过了又说,“阿夷脾气是像我,只是命不大好,父母缘薄,照这样看,子女缘也薄。不过也不碍事,我跟你说,我在远亲里选了一双家道艰难的儿女认到她的名下了,不管她在宫里呆多久,好歹百年后有后人替她哭灵,根还在这,就不算无依无靠!”
她的豁达大度,乐天知命,真真令人佩服,也难怪赵姑姑有那样无畏的勇气。原来人生百态,处处都是藏龙卧虎。
南栀十分钦佩老太太,世事多变,这样的坦然才是真正的无畏,于是只笑道,“您放心,赵姑姑满腹经纶,立志要编写一本《四海杂记》,天文地理,包罗万象,我出宫的时候她已经完成泰半,有朝一日编写完成,必将是惊世大作,名留青史。您赵家可是实实在在要出一位女文豪!”
三老太太高兴,连连说了几个好!老太太眼虽盲,却有洞察世事的剔透,南栀和她交谈抱着一颗向学的心。
只是没想到在这竟也能遇到熟人,抬头打了个照面,各自犹豫,直到南栀扬起笑意,来人才迟疑出声,“宋家的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