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绍问:“大人是不是想进宫面圣?”
“是。”
“难道想以死进谏?”
关磊面色苍白,答道:“惭愧,在下别无他法。”
屈绍沉默半晌,说:“大人可知,陛下并不把党争放在心上?”
“关某明白。”
“大人可知,你以死明志,最后只能是徒劳无功。”
“我知道。”
“大人可知,我大周的地方军队各有流弊,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整顿的了的?”
“我……知道。”
“既然大人都知道,为什么还要舍身犯险?”
关磊站起来,对着屈绍的目光更加坚定:“不去试试,谁都不知道结果。如果关某的死能引起世人对军队廉洁的一点重视,能让那些草菅人命的官员有些许不安,能让天下士子明白尚有昭昭天理在,关某也算死得其所。”
“如果……如果大人不用死就能做到这些事呢?”屈绍声音低了下去,眼神变得缥缈。
“什么?”关磊显然不相信屈绍的话,皱着眉问。
屈绍沉默片刻,似乎是在做一个决定,过了一会儿,声音又恢复了正常,说:“我在朝中多年,好歹有些人脉。赵军大统领叶颂与我交情深厚,大人不如先去赵军军营暂避风头。”
“为什么?”
“我曾说过,叶颂虽能力不足,至少品行端正、刚直大度,所以赵军军营还算干净。大人可以先在赵军军营中站稳脚跟,等时机成熟再图谋发展。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后面的事谁能说得清呢。”
关磊短暂思考了一下,说:“就算叶帅愿意收留我,现在我已经被太子盯上,怎么脱身?”
“这个不难。兵部侍郎寇大人与我交好,他可以帮忙。大人可以假意弹劾兵部,然后请寇大人出头,造成一个你被兵部栽赃陷害的假象,然后就能出去。不过……”
“不过什么?”
“我担心军中生活艰难,将士们重武轻文,难免排挤大人,想要混出个样子,怕是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关磊郑重地向屈绍行了一个大礼,说:“大统领为在下想的周全,在下不胜感激。古时有班超投笔从戎,而今关某为什么做不到?关某虽只是纸上谈兵,但相信在军中历练,会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等将来在军中有一席之地,就会在澄清事实、匡扶社稷时多几分把握。关某愿意去,请大统领帮我!”
屈绍也站了起来,回礼答道:“能为大人略尽绵力,是屈某之幸!”
之后的事世人都知道了。刚正不阿的御史中丞关大人弹劾兵部御下无方、官官相护,被兵部冠以“随意攀咬”的罪名,后经太子亲审,责罚关磊三十大板,贬谪至赵军军营历练。
当关磊托着伤残的身体走进赵军驻地的时候,大周正好迎来了新的晴朗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