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投笔从戎(1 / 2)

妾乃状元郎 酒涩飞香 1165 字 2022-06-24

    这天早上,关磊正要去御史台府衙,还没出门,几个仆人匆匆忙忙地端着两个木匣子进来,说是刚刚有两个乞丐受人所托,要把木匣子交给关磊。

关磊一时摸不着头脑,便让仆人们打开木匣子。

就在匣子被打开的刹那,一股浓郁的血腥味顿时弥漫了整个厅堂,在场的所有人在看到里面的东西的时候,都吓了一大跳,其中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仆从看到了里面的东西,大叫一声,昏死过去,就算是自诩经过了几番风浪的关磊,也吓得跌坐在椅子上。

每一个匣子里都盛放着一颗头颅。

关磊觉得自己的喉咙干燥得发疼,却没有唾液去滋润,他的脸由惨白转而变得通红,且这热气经久不散。

死去的两个人关磊认得,是当初他派去蜀军军营调查吴庆祥死因的两个心腹。

当天,关磊没能出家门,因为他病了,且连续病了半个月之久。

病中的关磊没有闲着,他就算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杀掉他的心腹并把头颅送回来以作要挟的人,一定是太子,但是,他对此无能为力。

对方是高高在上的国储和手握重兵的大将军,而自己,不过是只会舞文弄墨的酸腐书生,芝麻小官,微不足道。

但是,他要妥协吗?

想到无辜惨死的吴庆祥和痛哭无助的庆祥嫂子,想到两位被牵连而身首异处的兄弟,想到军中不可告人的交易,想到朝廷你死我活的党争,关磊不甘心。

既然不甘心,就不要妥协!

有道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军队不能被交易,百姓也不能受愚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是堂堂丈夫!

关磊挣扎着从榻上起来,坐到书案前,略一思忖,提起笔来。

他先写了一封奏表,内容自然是叙述吴庆祥案子的经过,并将军队中的党争叙述得明明白白。然后,他写了一封遗书,简短地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之事,不过一笔一划,都在激励自己绝不退缩。

等墨迹干透了,关磊将奏表藏在自己的怀里,然后将遗书叠好,夹在书案上的一本翻旧了的《史记》中。

关磊走到窗前,打开窗子,才发现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下起了雨。秋雨绵绵夹杂着清冷的风,像极了他此时的心境,似是平静,实则翻动不止。

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穿戴整齐,关磊打开房门。有仆人跑过来,垂手站在廊下等着他的命令,在听到他“备车”的吩咐之后,低着头顺着廊道跑走了。

于是关磊又想,这次进宫一定是凶多吉少。就算陛下同意当庭对峙,像他一个没有人证物证的人,怎么能撼动太子和楚王?自己无牵无挂倒也罢了,这些跟着他的仆从们实在无辜。等将来太子和楚王追究起来,怪到他们身上,岂不是他关磊的罪过?

不如放这些仆人离开吧。

这样想着,关磊走进蒙蒙的秋雨中。雨滴泛着凉意打在身上,让人清醒了不少。

可就在关磊要走上厅堂台阶的时候,有个浑厚的嗓音叫住了他。关磊回头一看,竟然是屈绍。

屈绍的肩头已经被雨水浸透了,发梢上点缀着几滴晶莹的水珠,显然是在雨中待了很长时间了,但他还是那么身形挺拔,没有任何畏缩之态,与面前的关磊完全不同。

关磊猜不出屈绍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他却猜得出屈绍来的目的,所以他有一瞬的惊喜。他双手合抱,向屈绍行了一个大礼。

屈绍面色沉静,回礼致意,他说:“在下等候多时,有话想对关大人讲。”

关磊让出书房的路,说:“请大统领屈尊,到书房叙话。”

二人围着书案面对面坐下,也不客套,直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