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的加入,无疑减轻了阳安城面对的压力。
百晋不可能眼看着自己辛苦两年得来的领土,就这么被旁人坐收渔翁之利。
集结的十几万军队,很快就分了一部分出去对付这个‘插人者’。
阳安城和青花城二者首尾相望,总算得到了更大的喘息空间。
北梁已经灭亡,综天的生死无人得知,顷刻间,这片土地上只这么两座城依旧在坚守着。
就在这时,祁元公带着人过来了。
这位大人早已经年迈,他向来与北宣公交好,在北宣公出事后立即告老还乡,一应子弟也不在朝中做官,全部召回。
当时这做法,引来许多议论,有说他气性大的,综天那会儿在气头上,就应允了,让祁元公一家子滚。
如今看来,可以说是非常有远瞻性的了。
老头子保全了自己整个家族,远离国事纷扰。
另一方面来说,也有人觉得这个老臣子令人心寒。
眼看着国家危难当头,只顾着自己去了。
他这会儿举家前来,竟是要相助的意思。
能多个老臣相助,自然是没人会拒绝的,殷羿丞对他并不熟悉,小玄王却知道,这老头可是个能人。
他能跟北宣公一起,担当‘公’的爵位,整个北梁就此两个。
先王在位时,他们俩是左膀右臂,综天继位后,起初也没少靠他们把持。
后来嘛,老臣子年事已高,新君王也日渐飘了。
在小玄王看来,保全实力静待新机会的人,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综天刚愎自用,忠言逆耳,若是个个都想北宣公那样,冒死直谏,那得用之人还不死光了。
面对明君,才能不顾生死。
而综天是个昏君,你的生死压根威胁不到他。
不过北宣公的气节依然令人敬佩,哪怕他因此搭上了全家。
祁元公就不同了,他趁机全身而退,如今看到有转机,又闻讯而来。
鸡贼的做法,也许有人该说他墙头草了,轻而易主的改认他人为主,像什么样子。
然而,愚忠,对这乱世并没有任何帮助。
祁元公这么做,少不得被人指着头颅骂,特别是那些文人书生。
多年后,他老得走不动了,有后辈向他请教。
他说:“我大可以跟北宣公一起死,赢个漂亮名声,可我要那名声做什么呢?”
“愧对先王的人不是我,是综天。”
“我无愧于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此是后话,这会儿的祁元公,虽然拖家带口的,却还在观望。
他在看,这阳安城的羿王,能否成器。
时间一晃进入阳春三月。
原本两个国家的战事,由大泽插了一脚,变成三个。
不过北梁没了,主舞台如今是百晋和大泽的,阳安城只管默默防守,修生养息。
棉花的育苗该实施下去,这事比较重要,殷羿丞备了五百两银子,作为酬劳召集有经验的种植人手。
在这穷苦的年头,能有个几百文铜板就让人高兴坏了,还别提几百两银子。
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
种个棉花有这么多钱,谁不想要。
一时间,踊跃报名者众。
康迟领着两个体格彪悍的打手,上身打着赤膊,往报名地点那么一站。
“我们讲究赏罚分明,要是没这能力,妄想混迹其中充数的,不仅拿不到银子,还会被打个半身不遂。”
要令人信服,首先要建立诚信,第一步就是——言出必行。
一直以来守城军都有做到这一点,有功的有赏,有错的该罚。
如今这么两个大汉门神似的杵着,顿时吓住了一部分人。
偷奸耍滑之辈,一旦被揪出来,准没好果子吃。
任何事情,有经验的人做起来,那是事半功倍。
种植农作物也是一样,加上秦楚楚的这个种子更加优良化,易存活、易管理,召集到人手之后,一应工作井井有条。
根据卖家与她介绍,这品种棉絮团丰厚,透气性十足,且适应力极强!
果不其然,棉花种子育苗移栽,过程颇为顺利。
之后的防治害虫事宜,还有秦楚楚的杀虫剂协助。
祁元公在阳安城待了两个月,见识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事物。
他决定把大小儿子留下来帮忙,自己则成天背着手,跑遍各个山包田地。
巨大的水车,需要几个人同时踩动脚踏,才有足够的动力,带着水流去往高处。
不愁泉水浇灌的农田,佐以粪料肥地,土地自然发黑肥沃。
放眼望去,原本荒芜的两城交界处,如今俱是稚嫩幼苗。
稻子玉米土豆,各种农作物漫山遍野,应有尽有。
田间来往做活的人不少,各有小队长带领,一幅热闹的农忙景致。
忙碌最好,说明守城军给了足够的安全空间给百姓。
若是惶惶不可终日,哪能这样悠闲种植呢?
如今就让大泽跟百晋斗去,等他们足够强大了,反击的日子便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