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秋闱(2 / 2)

“不急,且再看看吧。”白老太太说道,且不说这归家的小公子明年春闱的成绩如何,听说他们家的大公子年纪也不小了,应该也到了议亲之时了,那俞氏眼下自然也是先紧着这个。

“虽然不急着上门说亲,但是平日里你也与这归家多走动走动,这次归小公子中了解元,理应也准备一份贺礼过去。”白老太太吩咐道。

“儿媳省得,”大奶奶领命而去。

归府这边,俞氏本想好好操办一场宴会,归鸿远没有同意,毕竟科考这件事,几家欢乐几家愁,太过张扬也是不妥,便只小办了一场谢师宴,当然少不得孟夫子,还请了街坊邻里以及宗族那边,以及归鸿远的学院里几位同僚。

谁知这次上户将军府那边的归老太爷竟亲自过来了,这下宗族许多多年不曾往来的归氏子孙都来了,这让归鸿远大感面上有光。

“哎呦,没想到远哥儿的府邸竟如此的气派,”归老太太在俞氏的搀扶下在院子里转了转,虽然不及上户将军府的宅子大,但是里面的东西可都是货真价实。

归老太太到俞氏所在的正院坐了坐,只见庭院大气典雅,正屋上方悬挂赤金青地大匾,屋内紫檀雕螭的大几上,搁着古铜文王鼎,鼎旁是檀香香盒。上方悬着李唐名画《江帆楼阁图》,另一侧是一樽天青色钧窑玉壶春瓶,上面插着二支新鲜带水珠儿的美人蕉。

上方两侧则各设一把雕刻万福万寿紫檀玲珑木椅,上面搭着撒花描金的椅子搭,俞氏扶了归老夫人上去坐了,便有手脚稳健的丫鬟端来了一盏老君眉奉上,另外一个丫鬟则给俞氏上了雨前龙井,小罗氏上的是庐州的六安茶。

小罗氏眉开眼笑:“没想到嫂嫂竟还记得我爱喝这六安茶。”

归老夫人喝了口老君眉,微微点头,却是今年的极好的新茶。不禁又高看了这看似木讷不善言辞的俞氏一眼。

“志哥儿年纪也不小了,到了议亲的年纪。你又是个腼腆的,也没个正经的婆婆给张罗,改日你去将军府,我给张罗几个世家的姑娘,你也来瞧瞧。”归老夫人喝足了茶,笑眯眯说道。

“哎哎,谢谢老夫人。”俞氏大喜,赶紧起来道谢。当年自己是从江陵远嫁过来,无亲无故的,而归鸿远早早的就没了双亲,一家子的家世难免单薄。

如今虽然住上了这偌大的富贵宅子,俞氏心里到底发虚,与城中的那些高门世家与乡绅富户的家眷都不甚熟络。眼下有个世家的归老夫人肯给操办,对于志哥儿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归老夫人含笑点点头,便又由俞氏和小罗氏扶着入了席面。

女眷这边的席中也早已经坐满了,归老夫人去到上宾桌,见这白府的大奶奶竟然也来了。不禁与小罗氏对视了一眼,这白府中人自恃是百年的大世族,向来高傲的很,今日这大奶奶竟然亲自前来道贺,看来归鸿远这一脉如今也是不容小觑了啊。

如今归家是归静雪在掌家,只见她行事有条不紊、从容不迫,仪态大方有礼,竟完全不输那些世家大族的千金小姐们。

“归家嫂子,这边是您家的雪姐儿?真是个难得的姑娘啊。”

“是啊,听说也是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呢。”

“可不,难得的是端庄大方,持重又稳妥!”

……

“小姐,你听,这些夫人都在夸你呢。”归静雪身边的丫头不禁喜笑道。

“莫要忘形,让人看了笑话。”归静雪小声斥责一声。

“哦,”丫头闭了嘴,小姐就是这样,性子太过含蓄要强。

“娘亲,大姐……”这时清脆悦耳的声音轻快的传了过来,归明月去了趟厨房蒋妈妈那边,可是将自己珍藏许久的香辛料给拿了些出来,并特意叮嘱蒋妈妈她们如何使用。之后便赶到了前厅这边。

“哎,月儿你怎么才来,快过来,给老夫人和各位夫人们见礼。”俞氏一见归明月来了,赶紧招呼道。

“是,月儿见过老夫人、二婶婶、白大奶奶、路夫人、刘夫人、薛姐姐、佩兰姐……”归明月轻快的一一问候道,对这些人,竟比俞氏还熟悉。

“哎呦,月姐儿可来了,快来坐,多日不见出落的更加水灵了,你看这可真是小脸儿一掐一汪水……”

“路夫人,咱昨儿还在铺子里见过了的,您这般称赞,小心月儿一骄傲,今晚还得再喝一整晚上的水。”

“哈哈哈,你这皮猴子,怎么说话呢。”俞氏乐得眉开眼笑。

“对对,昨儿咱俩还见着呢。”路夫人笑盈盈的说道,正是昨天去买头面,恰好遇到了她这位铺子的东家,这孩子倒是个豪爽的人儿,一下子给她减了两成的银子呢。

在座的女眷们谁人没去过当归阁,谁人又不知眼前的这个小姑娘正是这当归阁的小东家?

都说女子就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是这小姑娘毕竟不同于其他没有见识的闺阁女子,并且在这大东王朝,女子不同于古时那般的不自由受限制,出去打个马球啊,游个湖、逛个集会啊,都不是什么大事。

并且归家这小姑娘啊,不仅长相甜美出众,见人先是三分笑意,人人觉得她亲切,人人觉得她可爱;关键是如今那当归阁可是名扬整个大东王朝,它里面的一块羊脂玉佩,一支玉簪,可是能顶在座有些官员一辈子的俸禄呢。

所以说,这归二小姐呢,正如外面所传,正似那白玉做就的人儿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