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驾崩,王孙贵族守孝三月,民间也要服国丧三日。
之后,归明月与姬云朗琢磨了一批清雅文气的头面首饰,材质则是由回娃儿切出的那些不同的玉材,以及苗银为主。
这批看似简约素气的首饰,实则都是价值不菲,明眼人也一眼便能看出其中其中的珍贵之处。
除了首饰铺子,归承志将原本南阳的鲜花铺子交由归静雪,自己也将新的鲜花铺子开到了汴梁的京城。
于是归承志以及归明月便在汴梁找了个清净幽静宅子买下,兄妹俩便住了进来,云朗自然是随着姐姐来了汴梁。归承齐结束了上户将军府的家塾的学业,进入自修的阶段,为这明年的春闱殿试,自然是来汴梁较为便利。
如此,归家的四个孩子,三个来了汴梁,唯一剩下一个归静雪,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只得咬牙为着鲜花铺子里的生意更加尽心了。
京城的当归阁中,由柳先生作为掌柜,银坠儿作为账房。其余的伙计丫鬟由归明月亲自去挑选了买了来。
当一切都准备妥当后的一个黄道吉日,汴梁的当归阁也便开张了。
谁承想,就在同一条街上的对面,同样的一家更大的首饰铺子也在同一时刻开张了。
同样的,在大东王朝的各地,大大小小的首饰铺子,都在同一时间开展。
而归明月不费吹灰之力就探听到,这些铺子的东家,就是邬家。
“一看就是针对我们来的了。”姬云朗气愤不已,没想到这个邬静楠竟做出这般事情,之前见他与大哥相交甚笃的样子,还以为他是个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谁知……
姬云朗独自去了大哥姬云逸所在的别院,被府门口的小厮告知,公子是回来一趟,不过很快便又返回宫中了。
是了,如今大哥可是太子面前最为信赖和依仗之人了,他哪里还能与之前那般有空待在别院赏花喝茶呢。
不过他当时为了姐姐进宫,后来也不知他们二人在宫中发生了何事,自姐姐回来后,只要听到有关他的事情,便皱眉不悦,搞得他也不敢再提。
这次他只是想问问,邬家这样做,与大哥有没有什么关系。
姬云朗回到铺中,见往来的客人倒也不少,生意还算繁盛。又见姐姐的脸色无碍,便放下了心来。
晚上盘点铺子的时候,银坠儿将账册放在归明月的面前,轻轻说道:“小姐,以今日的生意来看,赚利尚可……”
归明月摇摇头,说道:“依着开张第一日的利来看,这般成绩确实一般。”
这才第一日,当归阁没有打出轰动的效果,而这京城之有实力的铺子何其之多,再这样下去很快便被埋没了。
金锞儿不禁开口埋怨道:“这邬家少爷实在过分!想那日他亲自去咱的铺子,跟小姐请教生钱之道,可怜小姐还看在同窗一场的份上,诚心诚意的将一切都告知,眼下他竟用小姐说的来对付我们。”
归明月也回忆起那次与谦谦君子模样的邬静楠在铺中畅谈自己的“赚女人的银子”论,那日他还信誓旦旦的说不会与自己在这头面生意上分一杯羹,没想到今日他竟一反当年承诺。归明月冷笑一声,第一皇商又如何,想要斗我便与你斗到底。
只是还没等到当归阁这边采取行动,对面的邬家头面铺子倒是先发制人了,他们降了一部分水晶钗环的价格,这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顾客,加上邬家的声势背景的所在,一连两个月,别说当归阁,就连汴梁城中其他几家铺子门前都是门可罗雀了。
归明月总结了当归阁眼下的困境,不是首饰的式样不够新颖、做工不够精致,也不是材质不够出众,而是这汴梁城中之人,俗称皇城根下,用什么都讲究个牌面。而邬家作为皇商,产业不管是盐业、布匹、茶叶、马匹……都是数一数二,邬家老爷在民间的口碑也不错。
就前世的话说白了就是品牌效用,当归阁在南阳郡那是数一数二的名牌,但是在这京都比起邬家制品来说就籍籍无名了。
眼看着年关将至,归明月决定在这个年上做些名堂出来。
小丫鬟金锞儿和玳瑁这几日忙着给兵部尚书府的冷小姐、鸿庐寺卿府的苏小姐,国子监忌酒家的林小姐以及詹事府尹家的二位梅小姐递帖子。
二日后,几位小姐如约而至,特别是京城第一才女林展眉,归明月没想到她竟也来了,虽然与她同窗过一段时日,但是她因为成绩出色,都是坐在前排,与自己这般坐在后排的学子们素来是不怎么搭腔的。
是以看到她竟也赴帖前来,归明月心里还真有些受宠若惊。